眼看著袁紹在河內最大的支持者即將倒臺,袁紹已經迫不及待想要入駐冀州了,正巧去年韓馥經常發文書讓他回到渤海,他之前是一直拖著的,但現在這個節骨眼上,正好藉助韓馥自己的命令大搖大擺地回道冀州腹地,就看那韓馥怕不怕了!

而且公孫瓚也直言袁紹這邊不動手他不好出兵,兩兩結合之下,袁紹決定即刻起兵,直往渤海!

袁紹的大軍從河內的蕩陰、林慮之間開撥,往渤海方向開進,期間要路過冀州的魏郡、趙郡、鉅鹿、安平國、河間國!

大半個冀州都被袁紹逛遍了,以現在這個局勢,韓馥是萬萬不敢這樣放手的!

韓馥收到這個訊息後火速讓人送信給袁紹,讓他暫緩歸期,在河內繼續待命。

可這時候的袁紹哪裡會管這些,直接把送信的人扣了,然後繼續往渤海方向進發。

這一下韓馥急了,他直接休書給張郃,讓張郃攔截袁紹,絕不能讓袁紹穿過魏郡進入冀州腹地。

駐紮在魏郡的張郃在出發前就得到過潘鳳的指點,如今又有韓馥的親筆書信,他當機立斷讓徐榮帶著三千兵馬駐守武安,自己帶著趙雲和七千馬步軍直奔鄴縣,終於在袁紹大軍剛剛進入魏郡範圍的時候,將他們攔在了漳水對岸。

......

袁紹營中。

一臉陰沉的袁紹揹著手來回踱步,在他的下方許攸荀諶,顏良文丑等人紛紛在列。

其中荀諶的後方多了一個青年文士,此人身長七尺有餘,相貌堂堂,正氣浩然,尤其是一雙眼睛,沉穩有度深邃入心。

他不是別人,正是響應荀諶邀請前來投奔袁紹的荀彧。

荀彧剛剛到袁紹營中,還未歇息就被袁紹拉著往渤海趕去,這時候袁紹被張郃攔在魏郡邊境,他也正好有了一絲喘息的機會。

“那韓馥欺人太甚,我只不過是想回歸自己的渤海,他卻讓大軍棄黑山賊不顧轉而對付我們!難道我們的危害比黑山賊還大嗎?”袁紹不爽地說道。

他自認為不想與韓馥兵刃交加,只想兵不血刃地拿下冀州,這對冀州來講肯定比黑山賊的危害要小很多!

奈何韓馥不這麼看,在諸侯討董之前,韓馥就把袁紹視作了最大的威脅,如今冀州的境況不容樂觀,韓馥自然要盯緊袁紹不讓他有可乘之機。

“主公,張郃的兵馬不過七千,我等怕他作甚,只要主公給我四千精騎,我必將張郃頭顱斬下送到主公帳下!”顏良站出來說道。

其餘將領紛紛應和。

雙方的兵力差距確實巨大,有這個優勢就算袁紹下令強攻城池,他們也未嘗沒有信心將其拿下,更何況,張郃不可能躲在鄴縣中眼睜睜看著他們渡過漳水,只要把張郃引出鄴縣,顏良與文丑二人並不把他放在眼裡!

當然,前提是他們能安然渡過漳水。

武將們的叫囂袁紹只是擺了擺手並沒有回應,他將目光落在荀諶身上。

“友若,你心中可有良策?若是沒有辦法,我等也只能與韓文節做過一場了。”

當初是荀諶說要以勢取之的,袁紹也一直聽著,便是魏郡這邊的兵馬只有一萬他也沒有上來就打,可如今不動武的這條路似乎被堵死了,想要開啟局面給韓馥製造多重壓力就只有刀兵相見了。

荀諶心中嘆了口氣,計劃有些趕不上變化,他沒想到只是潘鳳的一封信就讓韓馥頂著郭圖辛評二人的反對直接拒絕了公孫瓚,他也沒有想到公孫瓚這麼雞賊,不見袁紹動作就不進兵了。

這樣一來,袁紹就不得不做些事情了,否則大好的機會即將錯過。

畢竟,黑山軍耕作的季節快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