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金色的麥浪(第1/2頁)
章節報錯
黑瞎子屯終於要修公路啦——訊息傳開,全村男女老少都喜笑顏開,盼了多少年啊,終於等到這一天。
不知道是誰家點燃了一掛鞭炮,噼裡啪啦聲中,村裡老一輩的人都不由得噼裡啪啦跟著掉眼淚。只有經歷過幾十年滄桑歲月的他們,才更知道這其中的艱辛。
而老王則成了村裡面最受歡迎的客人,要不是他極力堅持把化石展館建在黑瞎子屯,這條公路指不定猴年馬月才能修呢。
修路和修建展館幾乎同時開工,預計來年秋季竣工。展館就設在村子西頭的空場,公路呢,則從縣裡直通黑瞎子屯。另外,多倫諾爾旗也搭上順風車,也不知道兩省之間是怎麼溝通的,總之,在修路計劃中,還有一條公路貫穿多倫諾爾旗和黑瞎子屯。
據李小胖估計,這裡面肯定是何水清做了大量的工作,雖然沒把展館搶到多倫諾爾旗,但是修了這條路之後,多少也能跟著沾點光。
這一點,李小胖倒是不怎麼介意,在能力範圍之內,他也不介意幫何水清這個朋友一把。
無論是修建展館還是修路,都是大型機械作業,跟黑瞎子屯沒啥太大關係。村裡只是在勘測階段派了幾個熟悉當地情況的人,剩下的就啥事沒有,日子該咋過還是咋過。
送走了城裡的交換生之後,黑瞎子小學也正式開學,丫丫也重新回到課堂,每天揹著小書包,跟大夥一起上學放學。這主要是得益於楚導的電影已經拍攝完畢,進入到後期製作,預計在寒假檔上映,畢竟,這部片子,還是屬於兒童電影的範疇。
娃子們忙著上學,而黑瞎子屯的大人們則開始忙活割小麥。在農村的秋收大致可分為兩個,一個是八月末到九月初的麥秋,主要是收麥子;一個是十一前後的大秋,各種莊稼和作物全都成熟,全部收穫。
考慮到要接待大批遊客,所以黑瞎子屯今年播種的小麥尤其多,相對的,往年佔大頭兒的苞米和黃豆則大幅縮減。
李小胖的計劃是,每種糧食作物也不指望賣錢,能夠自產自銷就ok。這其中的關鍵是,吃別人的糧食,真不放心啊。
就比如這些遊客吧,吃著黑下屯的苞米茬子都格外香。一開始的時候,不少遊客在離開的時候,都順手買走幾十斤糧食,大夥還挺高興呢,畢竟也是一項創收啊;可是到了後來,家家戶戶的糧囤子都見底之後,才意識到不妙:自個家都快沒餘糧啦!
而這次麥收,就正是及時雨。
因為前幾天一直下雨,所以大型收割機也進不來,索性就組織村裡的勞動力,磨好鐮刀,趁著天晴,搶收小麥。
一大早,太陽剛冒頭,各家各戶的勞力就吃過早飯,到村口集合。每個人的標配是一頂草帽,一把鐮刀,一塊磨石,一條毛巾搭肩上,一個暖壺拎手中。
暖壺?沒錯,就是保溫瓶。不過裡面裝的不是熱水,而是從井裡剛打上來的井水,拔涼拔涼的,灌進保溫瓶。要知道,保溫瓶保溫瓶,也能保證低溫啊。
這大熱天的,不幹活還一身汗呢,喝一口涼哇哇的井水,從嗓子眼一直爽到肚裡,那才叫舒坦呢。
五十多個壯勞力下地割麥,後邊還跟著二十多個小娃娃,每個人挎著一個小筐。因為今個是禮拜六,所以娃子們也都放假,跟著拾麥穗,顆粒歸倉嘛。
在童子軍後邊,還有一大幫人,大概有百十號吧,在林妹妹的帶領下,溜溜達達跟在收麥子大軍的後邊。這些都是昨晚來的遊客,他們中的許多人都沒見過割麥子這種場面,尤其是那些城裡娃娃,都強烈要求湊熱鬧。林妹妹也就從善如流,也算是一項旅遊體驗。
隨著黑瞎子屯旅遊業的蓬勃發展,現在許多遊客都學聰明瞭,週五下午就往這邊趕,這樣就能多住一晚,多體會一下夏日裡寧靜而又忙碌的鄉村生活。尤其是在黑瞎子屯擁有自留地的那些人,這月份,幾乎每個雙休日都來黑瞎子屯報到。
麥田就在村子南面,放眼望去,一片金黃,無邊無際。微風輕撫,麥浪滾滾,場面頗為壯觀。
“遠處蔚藍天空下,湧動著金色的麥浪。就在那裡曾經是你和我,愛過的地方——”傻叔帶頭唱起了歌謠,遊客之中也有不少人出聲應和。只要有傻叔在,就有歌聲在。
蜻蜓——城裡的娃娃們開始驚呼,在麥田上空,數不盡的蜻蜓顫動著它們金色的翅膀,自由飛行。
“蟈蟈!”耳朵裡還傳來一片片蟈蟈摩擦翅膀發出的聲音,當然,在孩子們的認知裡,這就是蟈蟈的叫聲。
伴著娃娃們大驚小怪的呼喊聲,勞動也拉開序幕:村長叔分好地盤,一人幾畝地,大夥齊頭並進。鐮刀割斷麥茬的刷刷聲,響成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