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楊?李小胖還只是在電視裡見過這種傳說中三千年的樹木,只知道它生長在西北乾旱地帶,生命力十分頑強,號稱“生而三千年不死,死而三千年不倒,倒而三千年不腐”,頗具傳奇色彩。只是,從大西北挪到大東北,這玩意能存活嗎?

那位鬍鬚濃密的胡專家卻拍著胸脯保證,這裡的氣候條件,胡楊完全可以正常生長,並且十分豪爽地表示:要去李小胖那邊實地考察一下。

這種要求,李小胖當然不會拒絕。看得出來,這位大鬍子的胡專家絕對不是那種只顧利益的生意人,反倒更像是豪邁的西北漢子,值得結交。

對於草場的規劃,李小胖也考慮過移栽樹木過去,只是植樹跟種草不同,樹木紮根比較深,到底移植什麼樹種還沒考慮好。再加上現在百廢待興,這件事還沒有提上他的議事日程。正好有現成的專家,傻子才會拒絕呢。

兩個人越談越投機,反倒把何水清給撂在一邊,不過這位女強人也不在意這種喧賓奪主,拉著丫丫的小手問這問那。在得知丫丫不能說話之後,她心中的那份憐愛就更濃了。

有了孩子才更像女人嘛——李小胖心中得出這樣的結論。

工作餐之後,一行人便驅車趕往黑瞎子屯。何水清對這兩位專家也很重視,她也希望多倫諾爾多一些綠色來點綴,所以也一同前往。

越野車走走停停,胡專家和他的助手不時下來進行實地考察,而且掄著鐵鍬親自挖坑取土,探討什麼地下水位之類。瞧他們滿臉滄桑的大鬍子,這種事情肯定沒少幹。

“不大樂觀啊,這裡的乾旱程度有點超出我的判斷。地下水位太深,幼生的胡楊根系不夠發達,很難吸收到足夠的水分,靠人工灌溉的話,就是一項長期艱鉅的任務了。”胡專家在車裡闡述了自己的觀點,臉上已經不那麼樂觀。

李小胖心裡倒是樂觀得很:等到了俺的地盤,估計老胡肯定樂顛餡。

驅車四十多里路之後,眼前的風景驟然一變,黃沙被一片綠色所取代,浩蕩的湖泊如同明鏡,蜿蜒的河道玉帶一般穿梭,看得其他人徹底傻眼。

開車的司機也一愣神,結果越野車一頭扎進草地,驚飛一群迷失的野鳥。急得李小胖也直叫喚:“別在草地上開啊,過兩年還差不多,現在太嬌嫩!”

吱呀一聲,兩輛車都停了,車上的人呼啦啦衝下來,投入到草原的懷抱。深吸一口氣,滿是草原的清香,草叢花海,令人陶醉。

“你們是怎麼做到的!”最震驚的是何水清,對她來說,眼前這一切簡直就是奇蹟。就在幾個月前,這裡明明還是一片荒涼。

而胡專家則笑得鬍子直顫:“這裡種胡楊肯定一點問題都沒有,別說是胡楊了,就算是普通的白楊,也照樣能長成參天大樹!”

胡楊是生命力非常強悍的樹木,只要河流淌到哪裡,它的種子就會隨著飄到哪裡,並且生根發芽,然後形成一片鬱鬱蔥蔥的胡楊林。

天空中,幾隻大雕的身影劃過,又引得人們一陣驚歎。因為草原雕是生態的一面鏡子,就連何水清都不淡定了,張羅著要在這裡建幾個鷹架。

所謂的鷹架,其實就是人工埋設的木頭杆子,和電線杆類似,方便草原的猛禽在上邊築巢繁殖。

不過李小胖對此不屑一顧:俺這還用鷹架,豈不是叫人笑掉大牙?

“李老弟,你這裡太好了,我們肯定免費給你們播撒胡楊種子。幾十年後,順著河道的地方,都是一片片綠油油的胡楊林,那簡直太美啦!”胡專家見獵心喜,一片胡楊林,就是一個完整的生物圈,意義非同小可。他的夢想,或許就要在這裡實現。

這個道理,李小胖也多少懂點,道理和他們這的柳條叢差不多,一片上百畝的柳條叢,就是一個小的生態圈:鳥類在這裡繁衍,他小的時候,經常在柳條叢底下掏鳥蛋,各種各樣的鳥蛋根本就撿不過來;柳條叢也是野兔等食草動物的庇護所;而食草動物的繁盛,必然又會引來肉食動物,一個完整的食物鏈就這樣構成。

可惜的是,最近這些年,由於開荒種田,以及柳條這東西沒啥太大的用途,現代人功利心太重,導致柳條叢幾乎絕跡,整個生態系統也遭到嚴重的破壞。他所做的,就是恢復。

在碧綠的草原上,來自大西北的胡專家,和來自東北的漢子李小胖,他們從彼此的眼神中,發現了同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