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林子裡的參苗,以至於李大明白天天都得到這邊溜達一圈,很快就被冠以“義務護林員”的光榮稱號。他家祖祖輩輩就是以趕山挖棒槌為業,自然在這方面最上心。

溜達的時間長了,每次都不空手,李大明白家裡的草藥漸漸豐富起來,村裡人有個頭疼腦熱感冒發燒啥的,吃了李大明白配製的中藥,立馬見效。這也一下子扭轉了李大明白戴了幾十年的二五眼赤腳醫生的稱號。

也就是黑瞎子屯閉塞,未能名聲遠播,否則的話,人們又該傳揚出了一位“大神醫”。

時間一長,李大明白也多了個心眼,開始有意地在林子裡面種植一些藥草,不過這個和李小胖種人參一樣,都是一種長遠投資,短期內見效不大。

雖然黑瞎子合作社的一切都在向好的方面發展,奈何李小胖胃口太大,整天惦記著承包山林,所以小眼睛裡面的瞳仁都差點變成孔方兄。

真不是他見錢眼開啊,主要是做正事還缺錢,這滋味相當難受。

可是時間的腳步卻不會因為任何人而停留,不知不覺就到了六一,正好第二天就是五月節,所以黑瞎子小學也放了兩天假。

五月節就是端午節,這也是李小胖回村之後,所過的第一個重大節日,便格外重視,他現在也想開了:反正天上不會往下掉錢,慢慢來吧,老話怎麼說的了: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嘛。

一大早起來,猴三就毛手毛腳地跳到鍋臺上,鍋裡昨天晚上煮得茶蛋,小猴被香味給刺激得半宿沒睡著。在煮茶蛋的時候,配上李大明白給特意配的藥料,香氣很是獨特。

木頭鍋蓋死沉死沉的,猴三還真拿不動,正急得屁猴似的,傻叔也過來幫忙,他也長個吃心眼啊。

“雞蛋有限,每人就仨,誰也不許搶!”李小胖在屋裡聽到動靜,連忙下令。因為家裡沒養小雞,吃的雞蛋都是別人家送的。

分茶蛋的時候,又特意給小格子留了三個,李小胖嘴裡還叨咕呢:“丫丫啊,你彪爺爺家有一隻老母雞趴窩了,咱們是不是借過來用用,孵一窩小雞崽養著啊?”

雖然丫丫還小,但是李小胖有啥事都要跟小丫頭商量。

大概是想到了毛茸茸的小雞崽,丫丫的大眼睛立刻閃起小星星。李小胖也說幹就幹,跑到彪叔家,回來的時候,懷裡抱著個草窩,裡面趴著一隻老母雞。

老母雞要抱窩的時候,一門心思要孵蛋,這種本能十分強大,甚至都不咋怕人了。而且十分執著,就算是你把它從雞窩裡拽出來,很快就又會鑽進去。

因為在孵小雞崽的時候不下蛋,有時候家裡母雞多,到了這月份,就有好幾只一起要抱窩的,於是主人就想方設法,比如說用冷水浸,或者用繩子把腿拴住,免得它們都抱窩。可就算這樣,有時候也阻擋不了母雞那顆做母親的決心。經常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家裡的母雞失蹤二十多天,忽然領著一窩小雞崽回來,叫家裡的主人哭笑不得。

李小胖抱回來的這隻母雞,暫時取代了他“炕頭王”的地位,因為一般人家都是把草窩放到炕頭的。

這是一隻蘆花雞,來到陌生的環境,顯然還有點不大適應,警覺地望著猴三,小猴子一伸手,雞嘴就閃電般地啄到猴三的小爪子上,疼得猴三又蹦又跳。

不過小猴子就是機靈,很快就端來個盤子,給蘆花雞飲點水喂點米。大蘆花有吃有喝,很是滋潤,不過該啄還是啄!

“老抱子是有了,不過還缺雞蛋呢,得上誰家借點。”李小胖正念叨呢,結果李大明白和白晶晶一起過來給他送粽子,白晶晶就大包大攬,說她家人口少,雞蛋吃不了。

對此,李大明白嗤之以鼻:“你家連公雞都不養,那雞蛋能孵出小雞崽才神了呢!”其實,農村的雞鴨都散養,比如說,李大明白家的公雞,就經常寵幸鄰居白晶晶家的母雞,這都是常事。

自從白晶晶離婚之後,對這方面的事就比較敏感,聽李大明白這麼一說,就有點急了:“大明白,你把話說明白,是不是笑話俺家沒有爺們當家啊,告訴你說,俺一個老孃們,照樣挺門過日子!”

害得李小胖連忙解圍:“千萬別多心,白大姐,俺就用你家的雞蛋啦!”

白晶晶這才喜笑顏開,回家取雞蛋了。不大一會,就提著個籃子回來,裡面裝著三十多隻雞蛋,給大蘆花塞進窩裡。

把雞蛋塞進草窩的時候,蘆花雞不僅不叨人,還不時用嘴著勾著雞蛋,勾到它的身下。說起來老抱子孵蛋真挺辛苦,趴在草窩裡面都不敢趴實,大概是怕把下邊的雞蛋壓碎吧。

吱吱吱,猴三嘴裡發出氣憤的叫聲:剛才咋一個勁叨偶,這差距咋就這麼大涅——

李小胖笑呵呵地敲敲它的猴頭:“這就是做人和做猴之間的差距。”

安置好抱窩的蘆花雞,這才吃早飯,吃兩個茶蛋再吃幾個粽子,基本也就飽了。白晶晶送過來的粽子很不錯,外面是用葦葉子卷的,有一股獨特的清香,好幾年沒嘗過這個味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