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有教無類(第2/2頁)
章節報錯
唯一比較受累的就是小格子了,裡裡外外就她一個老師忙活,沒兩天嗓子都啞了。李小胖也瞧著心疼,沒事就往學校溜達,偶爾領著娃子們在外面上一節體育課。
立正稍息這些口令,李小胖還能湊合。十多個小娃娃站成一排,排在前面的分別是猴三和丫丫——就他們的個子最矮。
先教他們分清前後左右之後,李小胖就大吼一聲:“向左——轉——”
唰的一下,娃子們都向右邊轉身,可是,猴三你和丫丫對臉是咋回事?
快步走到小猴子跟前,分別舉起它的左右爪,叫它分清左右,然後繼續。轉著轉著,不少娃娃就轉蒙了,朝哪個方向的都有。倒是猴三一點不錯,唯一遺憾的就是姿勢不大標準。可是對於一隻猴子來說,要求也不能太高嘛。
“誰錯了,誰錯了,連猴三都不如,你們還好意思笑!”李小胖大聲訓斥,從此以後,猴三也就成了學校裡的標杆,表現不好的孩子,常被說成連猴子都不如。誰都有自尊心啊,所以效果出奇的好。
一堂課下來,李小胖有點身心俱疲,看來老師還真不是好當的。聽到傻叔哼哼呀呀地在樹蔭底下唱歌,李小胖不由靈機一動:乾脆叫傻叔再上幾堂音樂課吧!
不過傻叔自個上課堂肯定得亂套,於是琪琪格在旁邊協助,領唱示範啥的都歸傻叔,她就負責指揮,也能輕鬆不少。
其實小格子在音樂方面也很有天賦,她是屬於高門大嗓那夥的,聲音嘹亮,而且還帶著一絲蒙古人特有的蒼涼,聽著有點像是鳳凰傳奇裡面的玲花。只是嗓子啞了,出聲都困難。
還真別說,傻叔站在講臺上,搖頭晃腦的唱著《上學歌》,長長的馬尾辮來回甩動,還挺有範兒。
於是,黑瞎子屯的娃娃們學會了平生第一首兒歌,回家之後,免不了要跟家長顯擺。一問說是傻爺爺教的,大夥也都不知道該說點啥好。
只是這樣一來,又有不少人申請到學校客串。李大明白最積極:說是教孩子們《自然》,數他最合適。
“明白叔,自然課本現在都取消了好不好,現在叫《科學》。”李小胖糾正他的老觀念。
“科學好啊,從小愛科學嘛。俺就喜歡科學,所以啥都明白。”李大明白是真喜歡孩子,而且他在植物學方面還算有點專長,所以琪琪格最後也就批准。不過李大明白上課的時候,她也會在課堂上壓陣,免得這傢伙總跑題。
李大明白上了幾堂課,就有點上癮了,於是提議說要領著學生們進行野外實踐,認識身邊的植物藥草啥的,理論要聯絡實際嘛。
要是放在城裡,這種提議肯定被否決。現在的教育有點走入歧途,一切都以安全為主,什麼春遊野炊之類一律杜絕。生怕學生出事兒,整天把學生關在學校裡,就像養豬似的。
不過放在黑瞎子屯,就一點問題沒有,平時娃子們還漫山遍野瞎跑呢,更何況這種有組織的活動,更不必擔心。
對於李大明白這個提議,李小胖舉雙手支援:大自然才是孩子們最好的課堂!
而且他還有點小私心,正好叫李大明白幫著找點清熱去火的草藥,好給小格子的嗓子消消炎。
這樣的結果自然是一拍即合,黑瞎子小學的十幾名學生,排著整齊的隊伍,開始了他們第一次野外實踐。
傻叔在前面帶路,不時組織娃子們唱個歌:“小鳥在前面帶路——唱——”
難得有了用武之地,李大明白從家裡倉房的房樑上摘下小藥鋤,雖然好幾年沒用,卻依舊光亮。身後還揹著個苕條編的藥簍,瞧著挺像那麼回事的。
灑下一路歌聲與歡笑,出村走了三五里,就到了林子邊上。這月份草木生長正旺,望過去生機勃勃。李大明白狐疑地瞧了半天:“俺咋感覺這片林子和以前有點不一樣涅——”
“明白叔,你是有日子沒來了,就像咱們這些學生似的,整天在你眼皮底下晃,瞧不出來長個,要是挺長時間看不著的話,一下子就好像躥起來挺高。”李小胖當然知道這裡面的原因,連忙把李大明白往溝裡帶。
“嗯嗯,是這個理兒。”李大明白也跟著一個勁點頭,然後就指著一棵粗大的紅松,開始給學生講解:“孩子們,孩子們,這是紅松,能長到30多米高,號稱林木之王,厲害吧。俺跟你們說,紅松最少也得三十年才能開花,然後結松果,第二年松果成熟,裡邊就是香噴噴的松籽,饞了吧?小猴你先擦擦哈喇子——可惜咱們這片林子還不到二十年,想吃松籽可有的等嘍——”
不得不說,李大明白還真是一位合格的野外輔導員,講得頭頭是道,連琪琪格都聽得津津有味。
說話間,只見猴三噌噌噌爬上這棵紅松,然後搖晃一下樹枝,松花粉簌簌而下。李大明白戴上眼鏡,抬頭仔細瞧瞧,然後大吃一驚:“這是松樹開花了,都快結松塔啦,這這這,這不科學啊——”
教科學的老師,這回也遇到科學難題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