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寧宮外。

得到了宣傳懿旨的三位大人恭恭敬敬的進入了殿門。

“參見太后娘娘。”三位大人對著太后行了禮。

“平身吧,這急急忙忙的來找哀家,所為何事啊?”太后在正殿軟塌上坐著,她半磕著眼眸微微頷首,也沒拐外抹角直接問。

三人起身後,面面相覷,表情複雜。

張大人為首站在最前方,他看了看其餘兩位大人,更加篤定了自己要說的決心,

“太后娘娘,老臣斗膽,今日前來,是為了皇上不肯納妃之事,還望太后娘娘能多多勸阻皇上呀!”

聽聞張大人說完,另外兩位大人也立即開口,“是啊太后娘娘,皇上乃是一國之君,一國之君,怎麼能沒有妃嬪呢?又怎麼可以讓後宮,只有如此單薄的血脈呢!”

幾位大人的話音剛剛落下,太后的表情立馬變得嚴肅起來。

剛剛還半磕著的眼眸,這會兒已經睜開了,她眼瞼一挑,淡然看著三人,“所以三位愛卿覺得,哀家能阻止得了皇上的心意?”

三人聽著太后這個口吻,便能聽出太后心情不悅,三人立即嚇得跪在了地上。

“太后娘娘明鑑啊,臣等是為了咱們天郡的江山社稷考慮。”

“天郡好不容易才成為了這整個大陸最為厲害的王朝,那些他國虎視眈眈,恨不得要聯手將我們給吞併,靠的不就是天郡皇室的威嚴,讓那些人有賊心沒有賊膽的嗎?”

“如若將來皇室子嗣單薄,其中一位小皇子又是從小在東武小國長起來的,必然才學不如咱們天郡教得好,將來萬一,萬一不敵外敵,那大好河山便是拱手讓人了啊!”

三人你一句我一句,都將此事說的異常嚴重。

太后聽著這些話,心裡何嘗不是如此想的?

但是這些話,大臣們可以說,她這個黃土埋了半截的母妃,又怎麼敢說?

就算真的說了,皇上又聽不聽呢?

所以此事,太后不想插手,但還需要個煽風點火的人。

這三位大臣來之前,太后還在愁著這件事要如何解決。

但是現在這三人一來,倒是讓太后看到了希望。

只是,即便是這般的,她的心思也不能寫在臉上。

太后淡淡的神態,聽著三位大臣將話說完,但卻沒有任何的表態。

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但卻不知道太后到底什麼意思。

李大人忍不住問,“太后娘娘,您倒是說句話啊,這事兒,難道您是贊成皇上的?”

“哀家不贊成,那能怎麼辦?諸位愛卿倒是給哀家說說?”太后娘娘反問道。

三位大人頓時被問的啞口無言。

是了。

皇上繼承大統以來,雖然對太后很是孝順,但是也從來都是說一不二的性格。

再說了,皇上大權在握,這事兒只要他堅決不肯,就算太后去勸說,也依舊於事無補。

甚至還會傷了太后和皇上的情分?

“可是太后娘娘,難道您就眼睜睜的看著皇上如此獨寵皇后一人嗎?”李大人問道。

陳大人隨之附和,“是啊太后娘娘,這位皇后,可是出自東武的小門小戶,那樣一個小國出來的女子,能有什麼能耐,能教育處什麼好孩子?”

“咱們天郡地大物博,到處都是優秀的貴族小姐,血統尊貴的天郡重臣之後,才是皇上的最佳選擇啊!”

三位大人在朝中幾十年,是非常瞭解太后的脾氣秉性的,自然也才敢說這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