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成都入洛陽。

老十六心心念念者為何,陛下深知——先為皇太弟,然後,篡代!

同為篡代,趙王和成都王是不同的。

不同在哪裡?——在陛下之生死!

趙王篡代,陛下可一直安於太上皇之位,供奉闕否不說,至少,性命無虞。

除了姓司馬、資格老之外,就統嗣傳承而言,趙王沒有任何合法性——他篡代,奉陛下為太上皇,是唯一一點“合法性”。

趙王若弒陛下,非但不能“絕眾心”——陛下的兄弟、侄子一大堆,哪個都比他更有資格繼承大寶——反會丟掉最後一點“合法性”。

“篡代”變成了“篡弒”,必然給予對頭更有力的口實,激其更大規模的“討逆”浪潮。

所以,只要趙王沒發瘋,他就不會殺害陛下。

陛下想一想,是不是這個理兒?

(好像……是這個理兒……)

老十六就不同了!

陛下無子、無孫,就統嗣傳承而言,老十六本就“依次當立”——天下人心目中,論倫次,論美望,他本就是最有資格繼統承嗣的那一個!

他“篡代”,甚至可能不被視為“篡代”。

天底下,還有誰比他更有資格坐太極殿的寶座?——惟陛下一人耳!

即是說,陛下乃其唯一之威脅。

弒了陛下,即可除唯一之威脅,同時,未必會激起多大的反抗——因為已沒人比他更有資格坐太極殿的寶座了嘛!

所以,弒了陛下,真的可以起到“絕眾心”的作用。

知弟莫若兄,陛下以為,老十六會作何選擇呢?

(這個,這個……)

情勢如此,陛下何以自保、自存?

(這個,這個……)

不為非常之計,陛下非但無以自保、自存,連身後奉祀都可能斷絕!

萬年之後,陛下在下頭——

唉!天天喝西北風啊?

(這!這!……)

何天,自然不姓司馬,不是陛下所出,但正因為如此,他才是那個真正對陛下好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