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三章 金鼓大振(第2/2頁)
章節報錯
文鴦目光炯炯,“名實不符,將帥離心,成都王這一仗,怕是不大好打呀!”
“不錯!”何天說道,“北路,十有八九,強不勝弱,所以,暫且不必理會;咱們且將精神氣力,都使在西路上罷!”
文鴦、張泓齊聲,“是!”
北路指的是成都王,西路指的是河間王。
將精神氣力,都使在西路,並不僅僅因為暫且不必理會北路。
河間王之進軍,兵分兩路,北路,沿谷水,東出函谷關,自正西方向進逼洛陽;南路,軍行於谷、洛二水之間,自西偏南方向進逼洛陽。
前文已反覆說過,何天在谷水、洛水之濱,擁有重大利益。
“張方河間悍將,”何天說道,“其用兵,狠辣狡詐,非陸士衡可比,倒是不能小覷了;另外,強弱有別,亦不必直攖其鋒,只在關鍵時候,出其不意,或背、或腰,狠狠一擊,便可收奇效了!”
“是!”
“繁昌為吾根據,不過,距洛陽,到底略遠了些,戰事已起,我的指揮之所,要前移——就搬到伊闕罷!如此,金鼓可聞了!”
文鴦、張泓再次齊聲應道,“是!”
*
對成都王以陸機為帥不以為然的,並不止於衛將軍主賓。
同鄉顧榮委婉勸說陸機,“中國多難,宜還吳”。
顧榮,就是曾任齊王主簿、故意成日酣飲大醉而不省府事、終於“曲線自救”成功的那位,讀者老爺還記得否?
陸機回覆,“受王全濟之恩,不能不報”,且,“王有時望,可與立功”。
齊王另一位前幕僚孫惠,亦為成都王招攬,任白沙督,他素與陸機親厚,亦深知諸將側目之所在,乃勸陸機讓都督於王粹。
孫惠,勸齊王將政權還給武帝一系、王豹事件後“辭疾去”的那一位。
勸人讓權去位,算是此君之“套路”了。
不過,讓權去位,齊王不幹,陸機會幹?
“好意心領!”陸機嘆曰,“可是,如是,王將謂吾首鼠兩端,適所以速禍也!”
嘴上介麼說,心裡想的是:無權無位,吾何以“立功”?
於是,大舉進軍。
二十萬大軍,一隊一隊,發自朝歌,列至河橋,數百里之內,皆聞成都王之鼓聲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