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二章 三王殺(第2/2頁)
章節報錯
河間王有些猶豫,“此計好是好,只是,你就徵,那邊廂,皇甫重卻不肯罷兵,如之何?”
李含微哂,“有何難辦?遣金城太守遊楷、隴西太守韓稚等合四郡兵攻之!都不必動用大王的本部人馬!”
“那……好罷!”
李含並未忽悠河間王,走馬上任河南尹之後,真就秘密聯絡侍中馮蓀、中書令卞粹等一班人,欲對長沙王不利。
但是,他太膨脹、太自信了,對於河間王的頭號心腹以及挑起齊、長沙之爭的始作俑者,長沙王怎會不嚴加裝置?
想當初,長沙王是咋盯齊王的?
何況,還有個“生平第一大仇”皇甫商在左右嘛。
於是,沒過多久,李含謀洩,長沙王收李含、馮蓀、卞粹,一人一刀。
李含的再世諸葛之路,就這樣戛然而止了。
收到李含被殺的訊息,河間王拔劍斫幾,怒吼,“起兵!討乂!”
一邊動員所部,一邊遣使再邀成都王:同去!同去!
成都王再次一口應承。
河間、成都乃聯名上表:“乂論功不平,與左將軍皇甫商專擅朝政,殺害忠良,請誅商,遣乂還國!”
長沙王回以顏色,天子詔曰:
“顒敢舉大兵,內向京輦,吾當親帥六軍以誅奸逆!其以乂為太尉,都督中外諸軍事以御之!”
長沙王榮升太尉。
詔書中沒提成都王,對於自己的親兄弟,長沙王還是留有餘地的。
江統去信成都王,委婉諫言:“公前有大功而委權辭寵,時望美矣!今若頓軍關外,文服入朝,則霸主之事成也!”
成都王回信也頗委婉:文武相濟,乃為王道。
江統再去信成都王,這一回,話說的直白多了,“人之有兄弟,如有左右手也!明公欲當天下之敵而先去其一手,可乎!”
這一回,成都王不予答覆了。
李含既去,河間王乃以張方為都督,將精兵七萬,出函谷,東趨洛陽。
成都王以平原內史陸機為前將軍、前鋒都督,督北中郎將王粹、冠軍將軍牽秀、中護軍石超等軍,合二十餘萬,南向洛陽。
陸機?是滴。
趙王敗,齊王本是要治陸氏兄弟罪的,成都王替二陸說情,齊王自然要賣成都王的面子;非但如此,成都王更表陸機為平原內史,陸雲為清河內史。
二陸乃死心塌地的為成都王效命了。
還有,王粹、牽秀兩位,當年,與陸機同為“金谷二十四友”也,讀者老爺還記得否?
然,訊息傳來,何天卻不由失笑,“以陸士衡為帥?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