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這張嘴,真是死人也給說活了!(第1/3頁)
章節報錯
何天:“是!”
緩緩說道,“董監所言,其實不錯,楊駿確實勢大——”
略一頓,轉折,“然不足畏!”
不足畏?
都盯著何天,但沒人說話。
何天繼續:
“其以段廣為散騎常侍,管機密;以張劭為中護軍,典禁軍,而段、張二位,都是他的外甥。”
“尚不止於此——左軍將軍劉豫亦為其黨。”
“中護主宮外,左軍主宮內,內外相維,‘禁軍他掌握著’——不錯!”
“至於中樞——有段廣這道關隘在,一切詔命,陛下省訖,入呈太后,然後行之,說‘中樞他把持著’,亦不錯!”
“此為‘勢大’也。”
皇后秀眉微揚,“如數家珍啊!看來,沒少做功課嘛!”
“謝殿下獎諭,小人臥床十又五日,不能無所事事。”
皇后一笑,點點頭,示意繼續。
“然何以‘不足畏’?”
“其一,‘勢大’有限!”
“譬如禁軍,難道止於中護和左軍?右軍不是禁軍?左衛、右衛不是禁軍?五督不是禁軍?——楊駿想一手掌握禁軍?手掌還嫌太小了些!”
只幾句話,其他四人,眼睛裡便都放出光來了!
何天所言,其實是眾所周知的事實,但“禁軍他掌握著”的觀念深種腦海,對這些顯而易見的事實,竟似乎視而不見?
“又如中樞,段廣——關隘豈在段某?關隘在楊駿!楊駿若去,段某豈足論?”
皇后不由高聲說道,“對!”
“其二,我送楊駿十個字——‘色厲而內荏,外強而中幹’!”
“哦?怎說?”
“只看弘訓宮那件事便明白了。”
“小人不過一個小小給使,正常情形下,是到不了太子身邊的,太子就惑於左右之諂諛,又幹小人何事?楊駿就算要‘小懲大誡、以為效尤者儆’,也該找個……像太子左右的來作伐呀!”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彼時,東宮在弘訓宮的,攏共三人,你之外……那個姓徐的黃門令,六品堂皇,當然不能說杖就杖,所謂像在太……呸!像在東宮那位左右的,只有那個小黃門了,是吧?”
“殿下聖明!”
“你說的不錯!楊駿連個沒正經職銜的小黃門都不敢動,只挑了最軟的的柿子來捏——確實是個無膽物!”
“還有一件事情——四個多月前的,亦可為佐證。”
“四個多月前?彼時……山陵未畢呢!”
山陵,就是安葬先帝司馬炎啦。
“是!彼時,汝南王亮和楊駿,正在針尖對麥芒,僵持之際,有告汝南王欲舉兵討太傅者,楊駿大懼,入白太后,令陛下為手詔與石鑑、張劭,使帥陵兵討汝南王——此事過去未久,殿下還記得吧?”
皇后略想了想,“是!你繼續!”
“張劭即嚴所領,並趣石鑑速發。然而,石鑑以為,所告之事,無根無據,硬是不受詔,按兵不動。”
“嚴”,就是整軍待發了。“趣”,催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