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六章 可喜可賀呀!(第1/2頁)
章節報錯
一出東宮,何天即鑽入停在路邊的一架並車——雲英在裡頭;就在並車裡,雲英服侍著,何天除下宦者裝扮,著朝服、戴武冠,然後跳上另一架軺車。
他要進宮。
不是為面聖,而是北邊出了狀況,他要進宮打探訊息。
昨晚,江統對他說,看到邸報,匈奴郝散反,攻上黨,殺長吏。
江統的口氣,似乎並不以這是一件很嚴重的事情,只不過,他和何天,都有“留意邊事”的名聲,上一回見面,二人就曾對“籌邊”進行過友好而坦誠的交流;而幷州不聞風塵之警已久,此次事件,動靜雖不太大,但亦似乎值得留意,所以,拎了出來,想再跟何天交流一番。
還跟何天開玩笑,“雲鶴,當年你若是刺並,這可就是你的事情嘍!”
然而何天並不曉得這件事情。
不曉得歸不曉得,但聽到“郝散”二字,心裡卻是“咯噔”一下!
原時空,郝散不是元康四年反的嗎?現在,元康二年——
靠!咋提前了?
賈氏和太子的衝突提前了,郝散的起反提前了——
不對勁啊!
咋啥都有一種加速度的感覺呢?
還有,這些個“提前”,同我——同我的穿越,有關係嗎?
蝴蝶效應可能存在,但是,由此及彼的因果鏈可能很長,想捋捋清楚,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內心隱隱不安!
於是,一結束了和太子寵妾的約會,便趕緊入宮,打探訊息。
軺車上,心裡說,老子“三不”可以,可是,不看邸報不行啊!不能再像之前那樣扮世外高人了,得專門找人去抄邸報才行!
“有司”轉了一圈,但除了參與作亂的匈奴約在“數千眾”外,何天並未獲得更多有價值的資訊,就連那個“數千眾”,都可能是報了大數的。
何天的感覺是,對郝散起反,非但朝廷沒太放在心上,就是幷州當地,似乎也不是十分緊張。
“有司”的頭腦們,以及品級夠的上同何天搭話的,重點都放在了他的《登池上樓》《水檻遣心》,讚歎不已。
何天無心應酬,隨便敷衍了幾句,便直接去找了張華。
張華熱情接待,寒暄過了,何天即開門見山:
其一,幷州不聞風塵之警已久,突然間冒出一個郝散,是否夷情不洽、吏治不清而朝廷不覺?
其二,諸胡彼此牽連,雖然起反的只是一個小小匈奴聚落,但羌、氐看在眼中,未必心無所動,以天之見,這個郝散,若是歿於陣仗,也就罷了,若是生了悔過之心,朝廷還是要給予自新之路,莫趕盡殺絕,以示諸胡,聖晉懷柔遠近、流化荒服!
這兩點,懇請茂公垂意!
張華雖不曉得,何天為啥對這個小亂子如此上心?但也一一答允了,然後,話頭一轉,轉到了《登池上樓》《水檻遣心》——即便張茂公,亦不能免俗啊!
唉!我抄啥詩嘛!
之後,諸事似乎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
知心姐姐沒對何天打誑語、說大話,兩天後,太子果然去拜見了廣城君郭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