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個聽話的!甚或,連話都聽不懂的!——還在吃奶的。

當然,最好、最好,換個姓賈的!

呃,俺們的意思是……皇后,您再生一個!生個皇子!

然而,晉不比漢,吳楚之後,漢宗室微弱,晉卻是宗室強盛,太子是宗室的“最大公約數”,太子在,宗室勉強安於位,太子一去,宗室必群起而逐鹿了!

史實證明,換太子,就是點燃導火索,未幾,“轟”一聲,整個局面,炸的粉碎,相關各方,玉石俱焚,同歸於盡!

換太子,一個最大的“爆點”。

或者說,換太子,就是開啟魔匣,魑魅魍魎,蜂擁而出,瀰漫天地,再沒人能把它們塞回匣子了!

此中厲害,天下雖大,此時代,大約也只有何天一人真正明白。

太子和賈、郭的關係,是一個死結,神仙也解不開的,何天原本的算盤,不過一個“拖”字訣——努力在太子和賈、郭之間做彌縫的工作,使雙方能夠維持一個表面上的相安無事,至少、至少、至少,不要激化矛盾。

拖到太子登基為止。

如是,這位司馬遹同學,雖肯定成不了啥明君,但似也不至太過昏聵暴虐,則晉朝或有可能透過最危險的瓶頸期?八王之亂進而五胡亂華的最壞局面或可以避免?

這個“拖”字訣的成功,仰賴兩點:

其一,皇帝、皇后的身體,足夠健康。

這意味著,皇后專權的時間會很長,賈、郭既沒有燃眉之憂,也就不會急於將某些想法付諸實施。

其二,太子肯配合。

即,他對賈、郭,能夠做到足夠的隱忍、卑順。

其一多少是有把握的,皇帝、皇后的身體,看上去都很好,一副“聖壽綿長”的樣子。

其二可就一點把握也沒有了。

太子的性格,不論史實還是現實,都不像一個能夠做到“足夠隱忍、卑順”的樣子。

事實上,何天所謂“彌縫”的工作,亦不過蜻蜓點水、隔靴搔癢。

東宮,他只回去過一次,給太子講了幾句太子未必聽的明白的大道理而已,管啥用?

賈、郭這邊,他也只和皇后、賈謐打交道,不及其餘也罷了,關鍵是,還把郭彰給得罪了!

就這,“彌縫”的屁呀?

現在,因為衛氏的事情插進來,他連皇后的面都不見了,又何談啥“彌縫”?

說到底,何天對“彌縫”的工作並沒啥真正的熱情——兩邊都是他不喜歡的人。

另外,也總覺得“時間還早”,照原時空的情形,賈、郭和太子,沒介樣快翻臉。

孰料,目下不過公元291年,就出了這樣一檔子事?!

眼見賈、郭和太子的矛盾,已經浮上水面,接下來,說不定就要激化了!

唉!還說啥“原時空”?這是“本時空”!歷史的程序,已經被你打亂了!

晚膳時分,郭猗過來了。

實際情形,比雲英說的、何天想的更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