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竟墮入豎子彀中!(第2/3頁)
章節報錯
次日一早,對楊太傅上書的批覆下來了,大致意思:
事關重大,朕亦不敢自專,明日一早,太極殿東堂朝會,諸賢公議吧!
在京各部門,尚書省官六品以上、其他官五品以上與會。
以公、侯就第、朝請者與會。
熱鬧了!
官五品以上,有分量的朝士基本囊括了。
其中,尚書省有位重品卑的特點,因此,降低一品。
“以公、侯就第、朝請者”,就是一班“閒廢”的大佬了。
太傅府上下很懵圈:
本以為,太傅上書,聖上要麼准奏,要麼“再議”——即委婉駁回,哪個想得到“公議”這一出?
明眼人——包括太傅府的——都看的出來:
若聖上贊同楊文長的建議,直接准奏就是,根本不必搞啥“付諸公議”。
既有此舉,便是不以楊文長為然。
嗯,真熱鬧。
還有,散騎侍郎官五品,則何雲鶴也有“與會”的資格——
若他現身,與楊文長當面鑼、對面鼓,何其刺激?
哎呀呀,同去!同去!
不過,叫這班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失望了——
次日清晨,太極殿東堂群賢濟濟,但其中並無何雲鶴的身影。
何雲鶴在哪兒?
昭陽殿呀。
董猛佈置宦者,太極殿到昭陽殿,接力傳遞訊息。
皇帝端坐階上御榻,由始至終,基本上一個字兒也不用說。
第一個發言的是傅祗,侍中,爵封涇原子。
之前,此君在朱振口中出過場,就是向楊駿薦左部人王璋做太傅司馬那位。
“帝王始崩,臣下論功,書記以來,未之有也!”
傅鹹立即桴鼓相應,“正是!‘山陵辛勞’,臣子本分,何忍以此邀功?何況,這增位、封侯者,有幾個是真正‘預喪事’的?”
此即朱振口中之“二傅”了。
前頭也介紹過了,傅鹹的爵位,比他族兄還要高——清泉縣侯。
接下來發言的,是高居本朝富豪排行榜首位的石崇,侍中,安陽鄉侯。
“陛下正位東宮二十餘年,今承大業,而班賞行爵,優於泰始革命之初及諸將平吳之功,輕重不稱!”
“泰始革命”,即司馬晉禪代曹魏,“泰始”是司馬炎的第一個年號。
何攀跟進,“大晉卜世無窮,今之開制,當垂於後,若有爵必進,則數世之後,莫非公侯矣!”
這位何惠興,由廷尉遷散騎侍郎,爵封關中侯,同本家何雲鶴同官,級別、封爵不算太高,但正經是個牛人——
他是伐吳主將之一王浚的謀主,受命進京,武帝兩次接見,與張華、羊祜一起籌策,參謀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