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可怕沒文化
章節報錯
要將劉強家豬場滅門這件事不僅對幸災樂禍的人來說是件樂事,對於整個村的養豬人乃至更多的養豬人來說都是一件大好事。
因為有的人就喜歡在一些損人不利己的事件中尋求慰藉,而養豬人會因為豬少了或者沒有了豬會將豬價推向至高位而賺得盆滿缽滿,所以在看熱鬧的同時他們都是無比高興的。
在一片起鬨聲中,劉強母子二人仿如五雷轟頂般感到一陣天旋地轉。
當三五個負責檢疫的工作人員走進豬場準備把豬分配送上車的時候,劉強像瘋了似的哐噹一聲關住了大門,幾個工作人員被鎖在了裡面。
“你們誰敢動?誰敢動一根豬毛試試,我,我就要了他的命。”劉強舉起一把大鋤頭攔住想要上前靠近的村民,面目猙獰,像有人奪了他命似的狂嚎怒吼。
“劉強,你別激動!”村長上前一步安撫說,“我們今天這事不是針對你家,只是對事不對人,換成別人家,同樣也是要把豬拉走的。”
“你別過來,”油鹽不進的劉強揚起鋤頭朝村長大喊,左顧右盼間還在猶豫要不要如此瘋狂,“你們那些鬼把戲,我們當農民的看不懂,你說我家豬是非洲豬瘟就是嗎?你拿什麼證陰?拿什麼讓我們就覺得是豬瘟?”
“你,你這孩子,”村長差點語塞,他看了眼同樣焦灼但一點也不願意去勸解自己兒子的劉強媽,無奈地搖了搖頭,“我就說孩子要多讀點書吧,尤其是農村裡的孩子,沒文化多可怕啊。”
劉強媽雖然感到了一點慚愧,但她依然覺得此時的兒子是在保護自家的豬,是為自家好,他的做法沒有一點不對的。
“劉強啊,你的行為已經觸犯了法律,如果你再不配合,那可能不是簡單的罰款了事了,重則是要坐牢的。”
指望不上劉強的母親,村長便轉換了戰略方式,他溫和地看著眼前這個無知少年,輕言細語地說:
“你現在已經成年了,和你同齡的大概有人戀愛有人結婚了吧?等你坐幾年牢房出來,社會又變了,莫說問你要個幾十百萬的彩禮,根本不會有哪個姑娘會選擇一個坐過牢的混小子。我勸你不要與法律對抗,否則你追悔莫及。”
有那麼一秒劉強似乎被村長動情的話感染到,但這種情緒沒有堅持到兩秒,他就更加憤怒地朝眾人惡狠狠地掃了一眼。
“我管不了那麼多,我只知道今天你們誰也別想動我家的豬。”劉強咬牙切齒地說,他如火般燒灼的雙眼像入魔般的讓人恐懼。
“你是想要證據嗎?”村長問。
“是!”
“物證已經有了,”村長朝二爺看了一眼,本想說人證就在眼前時,考慮到二爺年齡大了受不得刺激,話到嘴邊又變了另一種說法,“人證也有,在你這裡交易的豬販子已經被警方控制了,他是最好的人證。”
其實村長只不過是編了一個半真實的謊言來哄騙劉強,他只知道李成坤正在一家屠宰場蹲守著,至於報警還沒有來得及。
劉強一想到豬場裡的幾百頭豬即將被全部清除就爆發起橫來,他再也無法控制內心的狂怒,隨著一聲驚天的大叫,他舉起鋤頭就朝爛好人一樣的村長猛劈了過去。
村長見勢就躲,考慮到自己大小還是個官的身份,他一面躲還一面諄諄教誨。
村長個矮,雖然已經五十出頭,但劉強這種火氣方剛的無知少年也不是他的對手。他躲開的方向也正是村民們逃散的方向,劉強打不著村長,就瘋狂地見人就打。
劉強媽被兒子瘋狂的舉動嚇得不輕,她哭天喊地的跟在兒子身後跑,有好幾次要抓著了又被猛力甩在了地上。乍一看,特別像一群大人正在玩老鷹捉小雞的遊戲。
正當劉強專注於遊戲的時候,他猛力向下挖去的鋤頭差點就要傷了人,那人嚇得差不多已魂飛魄散,但那鋤頭始終沒有落下去。
唏噓間,劉強側身一看,原來是剛從豬場裡破門而出的檢疫站的工作人員,那人可是高大硬氣,一看就不是他的對手。
緊接著他就被人五花大綁了起來,而遞來繩子的是一直遠遠觀戰的二爺。
“強娃子,你就聽村長的,你還小,知錯就改,黨會給你新生的機會的,你就莫再折騰了,你鬧出個人命來,就把你自己和你娘一起賠進去了,划不來。”二爺語重心長地摸了摸劉強蓋住眉毛的頭髮說。
“兒子,咱認了吧,咱沒那個命,你爹被人害死了,現在又要害我們娘兩,這豬沒了,但咱人還在,以後這仇我們慢慢報,你記著就對了。”劉強媽哭兮兮地跪在可憐巴交的兒子面前。
劉強看她哭得不成樣,自己也哭著喊著:“李宏光,我們走著瞧,你讓我家不好過,我也不會讓你家好過!”
“肖英,你說你這個當媽的是怎麼教育娃的?人家都把自家娃往正道上引,你怎麼就把娃往火坑裡推呢?”剛才被追得身上出汗的村長解了解上衣的兩顆釦子,責備道。
“你這個人,我家老李哪裡得罪你了?”老母親心懷怨氣,指著劉強的鼻子問。
“人在做天在看,我們今天這樣,你們會不知道?這天還沒亮呢你們都幹了什麼?你們心裡清楚,我看這是你們早就計劃好了要整垮我們的吧?”
劉強坐在地上冷冷地笑了笑,還不時地朝擁擠的人群中望一眼,他眼角抽動,本想尋那王喜來的,卻發現他早就不見了蹤影。
李宏光順著他找人的眼神看了看也沒見著什麼,但當他再向周邊望上一眼時,就發現了踉踉蹌蹌逃跑的王喜來,似乎心中已經有了結論。
“我們做了什麼?你怎麼知道?”老母親沒好氣地問。
劉強惡狠狠地盯著她和李宏光,卻不回答。在李宏光看來,一定是王喜來和他達成了保密協議,想必王喜來也從中得到了一點好處,否則這種不賺錢的買賣他定是不會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