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拿筆筒吃飯(第1/2頁)
章節報錯
據說奶奶比爺爺大三歲,奶奶曾是李家灣地主家的漂亮的大小姐,而爺爺家是從江西一帶遷移到四川的貧農。為了在這個村立足,爺爺追求奶奶也是廢了好大的心思。
兩人在一起後才發現相互的不合適,等他們清醒過來時已經晚了,因為奶奶發現她已經有了孩子,她的第一個孩子就是李成坤的父親李宏光。
在那個保守的年代並不興離婚,如果離婚,必定招人白眼和唾棄,所以爺爺奶奶就將就將就吵吵鬧鬧地過了大半輩子。
年輕的時候爺爺住一屋,奶奶住一屋。現在,爺爺跟著四個子女住,一人跟三個月。
奶奶就一直住在二叔家,那是老宅子,二叔有了錢就都拆了修了座三層大樓房。老房子沒了,奶奶也捨不得跟其他子女住,她說那裡有她童年的影子。
爺爺回來跟著倆兒子的日子總是和奶奶吵架,多半是奶奶看爺爺不順眼。比如說爺爺吃飯愛端著碗到處走,東看一眼西看一眼,因此離開飯桌的時候,爺爺總會把一盤子菜挑走一大半。
這個時候奶奶就會罵,“這個老刑頭真不是個東西,只顧自己吃不顧別人,從來就是個自私鬼。”
奶奶一邊罵著,爺爺也早就走遠了。也不知道他聽沒聽見,反正爺爺很少回嘴。
爺爺愛吃肉,所以他常常會不自覺地在菜碗裡找來找去,為的就是找到一塊肉吃。這個時候奶奶又要開罵了,“老刑頭,又犯病了,那筷子都沒弄乾淨,攪來攪去的還要不要別人吃?”
正說著呢,張婄婄就奇妙地發現,眼前正上演著傳說的一幕。
本來爺爺和奶奶也沒有坐一張桌子,可奶奶那雙比孫猴子還要亮的眼睛正死死地盯著爺爺。順著奶奶那兇兇的眼光看去,爺爺像個饞嘴的孩子正在盤子裡找著肉呢。
沒等一會兒,奶奶就嘟嘟囔囔開罵了,前面的沒有聽明白,後面一句是說,“老刑頭,一輩子吃肉沒吃夠,當這麼多人面也不覺得丟人現眼,李家的臉全都丟盡了。”
大家都習慣了兩位老人孩子般的爭吵,他們聽了都笑一笑,偶爾也會勸上一句,“大姨,我表叔就愛吃肉,我們也不是外人,就讓他找著吃。”
奶奶說,“他的毛病慣不得,哪個頓頓都給他吃肉?他還光吃肉。”
大家越是勸奶奶不要罵爺爺,奶奶就越說爺爺的不是越說得有勁,索性大家就忙著吃飯,不搭理她,她也就不怎麼說了。
飯吃得差不多的時候,老母親問張婄婄要不要再添點飯,張婄婄說吃菜都吃飽了,已經吃不下了。
老母親怕張婄婄沒有吃飽,硬要她再吃點。覺得好吃的都吃得差不多的爺爺握著手說,“一看婄婄就是個斯文人,是拿筆筒吃飯的人,怎麼能和幹農活的人比?哪裡吃得了那麼多?”
爺爺這麼說,張婄婄倒愛聽,可老母親就不愛聽了。她覺得張婄婄有孕在身,怎麼都吃得。
“現在正是要吃的時候,哪能只吃一筆筒飯?這一口都還沒吃呢!”老母親焦急地說。
“一筆筒是打個比方,這個你都不懂?”爺爺責備地說,老母親才不和他一般見識,根本不理他。
“那就再吃點吧!”李成坤跟著勸。
張婄婄朝李成坤偷偷做了個“真是吃不下了”的眼神,李成坤也就不再勸她了。
“大嫂,要說酒席這事,我們村有個王師傅專門做流水席,什麼都包完,凳子桌子,盤子筷子,統統都是新的,按桌算錢,到時候你就準備點菸酒,瓜子,糖就可以了。”大姑另開話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