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從內地開來的列車(第2/2頁)
章節報錯
整個災情期間,何伯的個人捐款超1億港元。
那時香港人口600多萬,卻是香港人最團結的時刻,也是香港人最愛國的時刻。
同時也是香港電影,乃至整個香港娛樂事業最輝煌的巔峰時刻,是香港最值得懷念的黃金年代。
香港的娛樂圈有黑幫、有潛規則、有資本遊戲,但是也有愛崗敬業的演員,炙熱愛國的歌手、還有像趙子彤這樣對大陸有特殊感情的香港小姐。
“沒想到你失蹤一段時間又回來了。”同一屆的冠軍郭小姐,穿著白色的T恤,上面印著“華東水災籌款”了六個字,剛唱完一首歌就過來打招呼。
&ny,好久不見,最近怎麼樣?”趙子彤對季軍李欣兒沒什麼好感,但是對冠軍郭小姐確實很欣賞。
為什麼呢?
也許是因為她低調的氣質,和她美國南加州大學機械工程學的碩士身份吧。
“挺好的,對了,我們前三名都簽了演員合約,為什麼你不想做演員,還有,我聽說,你最近在搞什麼小超市?”
郭小姐已經接下了一部大製作的女主角,而趙子彤呢,聽說前段時間剛收了TVB一封律師函,原因是不配合履行演員合約。
“其實我更好奇的是,你既然在美國南加州大學學機械工程學”,為什麼會參加香港小姐,想著進娛樂圈呢?”
趙子彤俏皮一笑:“不要那種官方客套原因哈。”
“你還是跟比賽的時候一樣可愛。”郭小姐喝了一口趙子彤遞過來的礦泉水,繼續說道:“難道你沒有發現,大家都太愛給一種職業或者一種身份貼標籤了嗎?”
“女碩士就不能光鮮亮麗,就一定要穿著實驗室的服裝,每天兩點一線,不是實驗室就是家裡嗎?”
“而娛樂圈的女明星,難道就像大家說的,只有漂亮的外表,沒有智商?又或者想上位只能靠潛規則?”
“還有豪門大少爺就一定是紈絝子弟,不學無術,天天就只知道泡妞和喝酒?”
“貼標籤,是對一個人最大的偏見和誤解。”
“人都是很複雜的,在還沒了解清楚一個人之前,就因為他的職業或者學歷給他貼上一個很難撕的標籤,是不是對別人太殘忍了點?”
郭小姐的話讓趙子彤茅塞頓開,良好的家庭教養和必要的讀書還是很重要的。
於是她主動來中環找於文茵:
“文茵,我銀行的貸款已經批下來了,這裡是20萬,這是我前期賣代金券籌到的資金,你可以拿去還李甯浩那個包,或者去裝修,隨便你。”
於文茵不解:“這是什麼意思?”
“是我借給你的,你忘了,當初校董會那次,是你救了我。”
趙子彤試著開啟心扉,去理解每一個人的做法,而不是偏激地把他們的行為和為人貼上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