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子彤雖然不知道以前外公外婆家有多麼顯赫,但就看媽媽陪嫁時那隻滿陽綠的翡翠手鐲,就知道絕對是大戶人家的手筆。

不是富甲一方,至少也是妥妥的有錢人。

更何況聽媽媽這話的意思是,以前外公外婆家是有廚子的?

家裡有廚子的人家,能是普通人家?

一開始,趙子彤以為原主媽是一位面對家庭暴力不敢反抗、軟弱無能的家庭婦女,但是想不到自己才是最普通的那個人。

卓振風卻沒有嘲笑孫少芬的意思,而是認真地跟她討論起來:

“我這位美食家的叔叔姓蔡,他很喜歡鑽研美食的。

“下次有機會我帶你們去他的餐廳吃飯,你們可以一起探討一下這道‘二十四橋明月夜’。”

孫少芬還沒說話呢,趙子彤就先問道:“什麼是二十四橋明月夜?”

“這個我會背!”

小傢伙終於吃完了,學著自己舅舅的樣子,拿餐巾紙點了點自己的嘴巴,又疊好放在一邊。然後奶聲奶氣地背誦起古詩來: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這是唐朝詩人杜牧的《寄揚州韓綽判官》 ”

卓振風摸了摸自己外甥的小卷毛,給他點了一個大大的贊!

孫少芬使勁給小萌娃鼓掌,搞得軒軒怪不好意思的,給大家鞠了一個躬以後又乖乖坐會了位置上。

趙子彤都要被這小傢伙給萌壞了,一顆心不停得盪漾,已經完全不在乎卓振風接下來要說什麼。

“二十四橋明月夜是我這位蔡叔叔的發明的一道菜。”卓振風繼續解釋道。

趙子彤這才想起自己為什麼覺得這句話那麼耳熟了,原來是一道菜!

是了,對於她這個吃貨來說,就喜歡的不是《射鵰英雄傳》裡黃蓉和郭靖的愛情,而是黃蓉給洪七公做的那些菜!

書中的黃蓉為了騙誘洪七公教郭靖武功,特意為他做了一道菜,名叫“二十四橋明月夜”。

是用內功把火腿塞進豆腐裡,然後進行蒸煮,讓豆腐充分吸收火腿的美味。

當時的也趙子彤看到這段的時候,口水都要滴到書上了。

看趙子彤也來了興趣,卓振風輕笑道:

“我這位蔡叔叔當時也是看金庸先生的《射鵰英雄傳》看得食指大動,非要做出這道菜來不可。”

“蔡叔叔花費了很多功夫,終於想到一個點子:”

“他買了一整隻火腿,用電鑽在火腿上打了24個小洞,然後把豆腐放進去,再把打下來的火腿蓋上。”

“然後放進鍋裡煮了8個小時,確保火腿的香味全部浸透進豆腐裡。最後再把火腿扔掉,只吃豆腐就行了。”

這不是單獨給孫少芬講的,分明也是在給趙子彤在普及知識呢。

不過趙子彤卻覺得這不像普及知識,反而像引誘她肚子裡的饞蟲去卓振風口中的蔡叔叔餐廳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