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像高婆婆的眼神又多了幾分可憐,看來以後要睡大街了。

不過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沒啥值得自己同情的!

把高婆婆和高峰打發走,趙子彤就招呼黃姨、葉少華、馬丹丹和自己母女兩一起去外面吃大餐!

香港的美食不是藏在半島酒店、文華飯店這些五星級的餐廳裡。而且藏在那些不起眼的小巷子裡,

有時候,甚至是藏在一座天橋的橋底下。

香港的天橋真的很出名。

香港除了有“美食天堂”、“國際都會”的美譽之外,還配得上另外一個稱號——“天橋之城”。

趙子彤對香港的天橋第一次產生印象,是在電影《志明與春嬌》裡。

扮演情場老手的楊千嬅和余文樂並排走在光線充足的天橋上切磋過招。

在日韓言情劇和臺灣的偶像劇裡,“橋”這一意象通常出現在清新小情侶的定情畫面裡,

而《志明與春嬌》的導演彭浩翔,硬是把香港的天橋拍出成熟的都市感和濃郁的江湖氣。

今天趙子彤請四個人吃大餐的地方就藏在一座天橋底下。

這裡藏著一道香港有名的傳統粵菜——炒辣蟹。

炒辣蟹是一道香港的傳統名菜,屬於粵菜系。

把活蹦亂跳的大肉蟹宰殺後,清洗乾淨,然後在肉蟹上刷一層薄薄的生粉,以保住肉蟹的原汁原味;

在鍋內下豆瓣醬、姜、蔥、豆豉、紫天椒等,把這些配料放在一起煸炒,直到炒出香味;

把蟹放進鍋內,和配料放在一起煸炒,直到配料炒熟;

用油炸蟹,直到蟹的外皮酥脆,然後將料酒、白糖放入,一起炒熟即可。

這道菜在香港很出名,但是最出名的就是港仔灣這家。

為什麼叫橋底炒辣蟹,就是因為他們的攤位就擺在天橋下面,由此可見:這家人做的炒辣蟹有多麼正宗!

老闆姓李,單單靠賣這一道菜,就香港的太古城買了兩個單元。

衣食住行,要賺錢就往這四個方向想,因為這是生活必需品。

誰都知道:做餐飲賺錢,但是大家也都知道:做餐飲辛苦,

在衣食住行這四個方向裡面:做“衣”的門檻最低,做“食”最辛苦,做“行”要技術,做“住”嘛,最賺錢,但是門檻也最高。

“黃姨,要不你別去賣茶葉蛋了,下個月來我店裡幫忙吧。”趙子彤喜歡黃姨,正好店裡也要招人,她覺得黃桂蘭就特別合適。

“你開店了?開的什麼店?你這小丫頭,深藏不露啊!”黃姨挺意外的。

剛搬來的第一天,她就覺得這丫頭柔柔弱弱,小胳膊小腿的,想著這家人和自己一樣命苦。

家裡都是沒有男人的。

黃姨的老公在偷渡過來的時候就被淹死了,自己拼著老命帶大自己兒子。

不過好在自己生的兒子,不用操心那麼多。

女兒可不一樣,特別是漂亮的女兒,那是遭人惦記的,所以她踩想著給趙子彤介紹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