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9,一家人還神神秘秘(第2/2頁)
章節報錯
除了美貌,腦子是一點沒遺傳到。
朱美玲氣呼呼地在休息室教育自己的女兒,在高爾夫球場的霍景添也在教育兩個兒子。
霍景添雖然已經五十多了,但是由於經常鍛鍊,沒有絲毫的發福,他長得高大,身材健碩,雙目炯炯有神,聲音亮如洪鐘。
霍氏三父子被香港媒體評為香港最帥最多金的三父子。
唯一可以和他們媲美的只有卓氏兩父子。
霍景添挺直腰桿,側身用力一揮,高爾夫球隨著球杆的擊飛劃出一道美麗的拋物線,隨之滾入長草中。
霍景添慢悠悠走過去撿球,兩個兒子亦步亦趨跟著他。
霍景添撿起求,對著兩個兒子說道:
“球進入長草裡,氣急敗壞只能使事情更糟,”
“退一招,可能柳暗花明。身陷困境中時,最好不要使自己越陷越深。”
“因為一杆失誤,一怒之下把球杆扔進水塘,所有的好心情全沒有了。”
“何必呢,不必為無法掌握或無法挽救的事情,毀掉自己原本可以十分快樂的一天。”
兩人聽父親話中有話,都在一旁乖乖聽著,不敢說話。
“最近有人寫了一封匿名信給我,上面寫著一句話:多行不義,必自斃!”
聽到父親說有人給他寫了匿名信,兩兄弟都大吃一驚,搞不懂寫匿名信的人針對的是他們兄弟中的哪一位。
不管是誰,總之能寫匿名信來說的,肯定不是什麼表揚歌頌的內容。
“建東,建英,你們兩個知道這句話來自哪個典故嗎?”
霍景添撿起剛才的滾入長草的高爾夫球,放在草地上,輕輕揮了一杆,球這次穩穩當當進了洞裡。
兩人搖搖頭,都表示沒有聽過這句話。
大兒子霍建英是因為從小就不愛讀書,所以不知道這句古文的典故。
而小兒子霍建東是因為從小接受的是西方的教育,對古文這些也是一知半解。
而父親霍景添從小就在上海長大,十幾歲才跟著父親從上海移民到香港。
一直以來,他就對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學很感興趣。
同樣,他也希望兩個兒子可以多多研究中國歷史和研讀一些經典文章。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一句:香港今日的繁華大部分來自老上海。
港片中充斥著上海元素的那個年代,也曾是香港電影最好的年代。
四五十年代,由於受到戰爭的影響,上海作為當時遠東第一大都會,不可避免的受到了波及。
許多文人、學者、企業家、科學家、官員以及普通老百姓,為躲避戰亂,湧入了香港。
給香港帶來了大量的人口、資金、先進的技術等資源,促進了香港的快速發展與繁榮。
其中電音圈很出名的邵氏兄弟就是來自上海,還有著名作家張愛玲小姐。
見兩個兒子都搖了搖頭,霍景添抿了一下嘴,沉聲說道:“我接下來的話,希望你們兩個可以好好記住,而且,這種提醒的話語我只會說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