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年輕,長得又這麼漂亮,做人做事還那麼爽快大方,這樣的女人,如果要他給她打工幹活,他肯定心甘情願,馬首是瞻。

“對了,你說我媽媽有話跟我說,什麼話呢?”高峰把錢收好,鬆了一口氣,想起自己媽媽,有些內疚。。

“高婆婆年紀大了,住在走樓梯的酒樓裡很不方便,我看這太古城就很不錯,有電梯,社群又大,周圍又有商場,又有公園,蠻適合她養老的。”

趙子彤知道高峰一家三口租的房子就在太古城,把自己的想法說了。

“這……”

高峰很為難,他當然知道太古城比銅鑼灣那棟舊樓的居住環境好多了,但是自己老婆和自己老媽不對付,三天兩頭就吵架,自己夾在中間實在是難做人。

他不是沒想過把自己媽接過來一起住,但是每次一提到這個話題,自己老婆就要和自己鬧離婚。

自己實在沒辦法,只好週末日帶著自己兒子去銅鑼灣看看自己媽媽。

“不需要一起住,我給你一個方案,你參考一下,你要覺得能行,我就把話帶給高婆婆。”

趙子彤從馬丹丹口裡已經得知了高婆婆一家的矛盾,也得知了高婆婆的需求——就是想和兒子一家三口一起住。

但是人家兒媳婦不樂意啊……

不過這個也不能就說兒媳婦有錯,大部分兒媳婦都不樂意和婆婆一起住的。

婆婆和媳婦畢竟是兩代人,經歷的時代背景與個人經歷都大不相同。

許多在媳婦看來習以為常的做法,到了婆婆眼中,便成了不可饒恕的罪過。

婆媳矛盾無解,生來就是天敵。

唯一能解決婆媳問題的辦法就是:距離產生美。

“什麼方案?”高峰問道。

婆媳問題也是高峰最頭疼的問題,只要能解決這個問題,就是讓他叫年輕的趙子彤姐姐,他都願意。

“就是一碗湯的距離啊……”趙子彤也沒有故弄玄虛。

要說服高婆婆搬走,高峰就是關鍵人物,不然就算是啟航集團給高婆婆再多錢,高婆婆也不會搬走的。

“一碗湯距離”是日本學者在提出的家庭親和理論。

原先指的是指子女從自己家中給老人的住處送去一碗湯,到達老人家裡時,熱湯還不會降溫變涼。

只不過到了中國,變成了老人給子女送湯。後來把這句話發揚光大的是房地產,成了房地產廣告。

子女的住處應該和老人的住處離得不太遠,這樣子女既有自己的世界,又能夠方便照顧老人。

買房要在一碗湯的距離,考慮父母對兒女的思念,也要考慮兒女對父母的牽掛。

趙子彤解釋得很仔細,不要說高峰這個老師了,連坐在一旁旁聽的裝修工人李國強都懂了、

“這個模式好啊,一碗湯的距離,真是妙不可言!”高峰站起來一拍桌子,興奮地原地打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