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世的連鎖電器公司大佬——黃老闆,就是早期有名的“水客”。

他白手起家從最開始做電器零售,到投資房地產。

看黃老闆的前半生,除了抓馬的劇情,

他跌宕起伏的三十年也順應了中國早期商業資本發展史。

1986年底,黃老闆盤下了北京珠市口的一家服裝店,

後來改為電器商店,這就是後來和蘇寧齊名的電器店。

這一年黃老闆還只有18歲,這家電器店就是他事業的起點。

在這家電器店之前,黃老闆已經倒騰了很多年的進口電器。

當時國內為了發展生產,外匯多數被用來購買緊缺物資,

這導致當時國內對進口產品的審批是比較嚴格的。

八十年代,改革開放帶動了中國經濟的第一次騰飛。

一方面人民大眾希望用上更好的產品,

另一方面是國內生產不了,也還不讓進口的現實情況。

當時國內能買到的家用電器和國外的存在著巨大差距,

完全不像現在都是全球同步上市。

早在60年代,美國,日本,及歐盟等國家就有彩色的電視節目了

而中國在80年初,仍然只能在友誼商店憑票買到黑白的電視機。

價格貴就不說了,代表“購買資格”的電視票你也找不到。

因為有巨大的價格和品質差異,就產生了家電走私這個“灰色產業”。

2017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樹大招風》裡,

片中的主演葉國歡,也就是現實中的“香港三大賊王”葉繼歡。

是搶劫金行的大盜,後來發現“走私”能掙更多錢。

就立馬金盆洗手,成為了一個隱姓埋名的走私犯。

由此可見,這裡面的利潤是多麼誘人。

家用電器走私潮,從80年代末一直延續到2000年初。

逐漸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產業鏈:主要分成了邊境運輸,電器集散和電器零售三個部分。

“走私”的第1步,是從香港把大量電器運到深圳灣沿岸,

電影《樹大招風》裡面,這個用來運輸商品的快艇,黑話叫做大飛。

大飛是一種民間改造的快艇。

它的改造非常簡單粗暴,就是往上加了很多個大馬力的發動機。

大飛速度奇快,在海上行駛可以達到每小時90公里以上。

這個速度在當時的海警船是絕對追不上的,

但因為改造沒有考慮轉向和制動問題,駕駛大飛十分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