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可以成為其中任何一所名校的學生,都是光宗耀祖的大事情啊。

在趙子彤後世的鄉下地方,能考上任何一所上述名單的學校,

是要放鞭炮慶祝好幾天的。

不僅是學校,還有縣政府,教育局都是要大肆宣揚的。

這種豐功偉績,絕對可以雄霸學校的光榮榜幾十年!

“那DES都考什麼呢?”趙子彤問道:

“還有申請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需要多少分呢?”

這個問題就相當於“那請問高考都考什麼科目呢?”

像後世趙子彤參加的廣東省高考。

就是3+X+文綜(理綜)

3就語文、數學、英語。

X就是政治、歷史、地理三選一

或者物理、化學、生物三選一。

文綜和理綜就很好理解了。

香港中學文憑試(HKDSE)被認為是事實上的升學捷徑。

首先,香港DSE是唯一一門能選擇用中文答題的國際考試。

其次,香港DSE成績除了可以報考香港本地的大學、

參加“免試招生計劃”申請中國內地122所大學以外,

還有280餘所國外高校承認香港DSE成績。

“你對內地的大學也感興趣?”於文茵挺詫異。

說實話,詫異也正常嘛。

就90年代初來說,

內地的大學排名在全世界都排不上什麼好的名次。

即使是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也差不多。

誰讓內地停止了十年的高考。

這段時間真的沒出什麼好的人才。

今年才是恢復高考的第十三個年頭,第一批恢復高考的大學生出來工作也才七八年吧。

要是一個領域有泰山北斗的建樹,還是比較困難的。

加上那張浩浩蕩蕩的對文化教育摧殘很深的運動。

很多知名學者和專業人才都是元氣大傷,

就文化教育這塊來說,不要說有什麼前進了。

說倒退十年都是說輕了……

但是任何一個在內地高考的學生,都有一個清華北大的夢想,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