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了,貿易公司很多都是半黑不白的。

說得白話文一些,就是幹走私的。

於文茵最討厭的就是這些違反犯罪的人。

於文茵的家裡很一般,父親以前在大陸是一名公務員。

後來因為走私和貪汙的罪名被判刑,她和母親就從大陸逃到了香港。

就是因為父親的緣故,母親從小就教育她要做一位正值善良的的人,千萬不要做違背良心和原則的事情。

馬丹丹的心思單純,她的父母在油麻地開了一家港式茶餐廳,平射生意都很好。

所以她根本不知道貿易公司有什麼貓膩,聽於文茵說很厲害,就一臉崇拜地看著葉文樂。

等葉文樂走了,趙子彤就問馬丹丹:“你真的喜歡這個男人啊?”

馬丹丹一臉嬌羞地說:“是啊,喜歡啊,校草誰不喜歡?”

趙子彤和於文茵異口同聲地回答:“我不喜歡!”

於文茵有男朋友的,她男朋友是在大學認識的,也是一名未來的建築大師。

而趙子彤不喜歡,純粹就是因為她的心態老,要求高。

後世的她就是別人口中的“齊天大剩”,剩女當中的最高階別。

而且還是重度恐婚症患者,對男人這種生物非常不友好。

總之自己有錢萬事足,根本不需要男人來添亂。

孩子嘛,生不生都行,反正後世就沒有養兒防老這麼一說。

養兒大部分都是氣死人的,還沒防老呢,就先被氣老了。

後世的她見多了太多雞飛狗跳,一地雞毛的婚姻,已經徹底對婚姻這玩意失去了信心。

有婆媳關係時勢如水火的,丈夫夾在中間不作為還好,就怕那種媽寶男,什麼都是我媽說得對。

有生了孩子以後喪偶式帶娃的,丈夫只負責添亂和搗亂。

還有很多出軌的、家暴的、無性婚姻的……

反正這些狗血的劇情都可以夠後世的人拍幾百部電視劇了。

趙子彤的座右銘就是“不婚不育永保平安。”

三個人正沉浸在中學時代的美好青春回憶中,一個穿著神父衣服的男人走了過來:

“好久沒看到你們三個人同框了。”

“餘神父!”三個人異口同聲地叫道。

餘神父雖然是神父,但是確實土生土長的中國人。

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以後,基督教趁機傳入香港。

很多香港人都是信基督教和天主教的。

所以有很多香港的本地人都選擇做神父。

餘神父多年來一直都很照顧教會中學的每一位學生,所以大家都很敬重他。

“看到你們三個人在一起 ,我就高興,中學時候的友誼是最珍貴的,以後你們出了社會就知道了。”

餘神父語重心長地對三個人說道。

確實,學生時代的友情是最可貴的。

這句話,趙子彤很贊成。

出來社會越久,就越難交到那種純粹的友情。

特別是結了婚以後,很多女人都把生活的重心放到了老公和孩子身上。和朋友相處的時間也就越來越少了。

三十多歲的趙子彤就是一個孤家寡人。

不是沒有朋友,而是沒有那種可以交心的無話不談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