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李德平的聲音。

江夏忙開口高聲應了一聲,“哎,德平哥我在呢,你等我一下啊。”

說著,便道:“小北,你和弟弟們把碗筷收了,小心些打別碎了,我去看看去。”

江向北應聲點頭。

其餘三個孩子也坐不住,紛紛跟著下了炕去。

江夏出了門,就看見李德平已經搬著一捆柴禾進來,站在院兒裡道:“俺爹讓俺給你送柴禾來了,放哪兒?”

江夏笑著道:“放那就行!”

說著,走上前去,道:“真是多虧了我叔了,要不然這天兒越來越冷了,沒點柴燒真不知道咋辦了。”

李德平害羞的點頭,也不接話。

只有江夏和他兩個人的時候,他更不好意思接話。

其實從江夏還沒出村的時候,他就在村兒裡認識江夏了。

那時候江夏才十五,正是少女豆蔻的美好年華,李德平看了一眼就淪陷了。

這麼多年,他心裡裝了江夏,就再也不能裝得下別人了。

在村子裡其他人看來,李家算是這村兒裡家境比較殷實的人家了,耕地不說,主要是李青田有一門打鐵的手藝,所以能比別人格外多賺一些外快。

加上李德平也師承了親爹的手藝,雖然常年在外幹活,但是銀子是一點也不少賺的。

沒幾年家裡就蓋起了新房,還買了一頭耕地的牛。

這個年代,能買得起牛的家庭,都是大戶人家。

所以,十里八鄉給李德平說媒的媒婆算得上是絡繹不絕,說是踏破門檻也不算誇張。

但是李德平不答應,這個看不中那個看不中,拖著拖著,便成了‘大齡青年’了。

李青田和張冬蓮夫婦都快愁死了,奈何兒子就是不開竅,兩位老人也真是沒辦法。

殊不知,李德平心裡早就裝了一個不可能的人。

要說是不可能,這還是李德平以前的感覺,如今,江夏雖然帶著四個兒子回來,可是身邊卻沒有男人。

他是不嫌棄江夏和四個孩子的,若是江夏願意,他這輩子都不想逼著江夏生娃,就把這四個兒子當成是自己的兒子一樣去撫養。

可是江夏呢,她能答應嗎?

李德平想到這, 忍不住停下手裡的活兒,轉頭看著江夏。

江夏卻在盯著那些柴禾,沒發現李德平的眼神。

江易南從廚房出來,就看見李德平的眼神。

不知怎的,江易南只覺得那眼神格外的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