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您的意思這就是第二次對外作戰?”我問道。

“沒錯,不過冥相與高彥的對決是包含在這第二次對外作戰的,當時的情況是冥相雖然有意尋找高彥決鬥,可是當時陽明真人正在各地招兵買馬,並且遊說一些獨立門派,比如我們陰曹灣、仙人洞、還有就是諸如少林這樣的門派,我們和仙人洞歷來秉持中立,恪守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立場,因此並未出手,而少林則不然,高彥當時已經擔任了少林武僧中的首座,按理說這個位置其實並不會授予武僧,可是高彥實在是神通廣大,因此,少林特地為他破例晉升,是為千百年來獨一位武僧首座。”神宗太師說到。

“後面的事情我猜肯定是高彥力主對吞天派出手,對不對?”我問道。

“是的,彼時高彥雖然早已是佛門得道高僧,可是經年累月對於功夫的修煉,非但沒有讓他心靜如水,甚至讓他有些渴望濟世安民,因此,他對於出戰吞天一直都顯得十分興奮,可是最終整件事的開端,還是要數當初冥相深夜面見高彥這件事情。”神宗太師頓了頓,繼續說到:

“那一年,江湖人心惶惶,世人都說和尚要下山除魔,一眾道門中人則顯得有些膽魄不足,未與之呼應,不過究其本源,終究是空門和玄門系非同宗罷了。彼時正值冥相東遊,自西北大漠而出,遍歷黃河兩岸、太行上下、進而訪泰山、攀華山、歷嵩山、遊衡山、旅衡山,可謂是走遍了中原道門,這其中,凡是冥相所到之處,道門必定鎩羽而歸。”神宗太師說到。

“那最後他去了少林嘛?”靈兒問道。

“不錯,中原道門面對冥相幾無還手之力,就想到了少林有位高手,因此,每每面對冥相時,這些道門中人就會甘拜下風,緊接著說到:‘某不過一介宵小,閣下如此神通,何故來尋我麻煩?久聞少林有位高僧,俗名高彥,曾是當初梅花邵家的西絕,閣下如能將他擊敗,中原再無敵手。’”神宗太師說到。

“這些人真是卑鄙啊!”靈兒說到。

“這些中原道門都是哪裡的人,我怎麼從來沒有聽說過這段歷史。”我問道。

“其實這麼說來,我還有些印象,當時吳家村一度也盛傳有西北歹人要來挑釁,我作為吳家村功夫最好的人,自然責無旁貸,可是就在我全力備戰時,忽然又有說法少林要出手降魔,後來就再沒有西北歹人的訊息。沒想到這個所謂的西北歹人就是這個冥相。”老爸說到。

“嗯,以你當時的年齡,肯定是瞭解的,不過這場戰鬥最終只發生在少林和吞天之間,所以道門並未大肆宣傳。”神宗太師說到。

“師伯,那這個冥相去見了高彥都說了些什麼呢?”靈兒問到。

“當時暮色暗沉,少林一如既往的晨鐘暮鼓,過著佛門應有的生活,高彥也在參透武學後,席地打坐,恰在此時,窗外冥相一閃而過,彼時的高彥自然很輕鬆就發現了他,道了聲:‘阿彌陀佛,西北小友,你來了。’”神宗太師說到。

“這聲西北小友,恐怕冥相一輩子也忘不了吧。”我說到。

“那是自然,高彥的功夫也不容小覷,冥相見到自己瞬間就被高彥發現,也清楚道門中的說法並非是空穴來風,這位曾經的邵家西絕,恐怕還真是一位高手,因此他就推門而進,說到:‘大師,在下吞天派文聖。’”神宗太師頓了頓,繼續說到:

“高彥看到冥相,一眼就判斷出此人血債累累,而文聖之名,與他極不相符,因此說到:‘西北小友,文聖之名,你可擔得起?’

冥相聽了,仰天大笑,說到:‘哈哈哈,大丈夫立於天地間,某家從不在乎名姓,若你喜歡,從今日起,你為文聖。’

高彥聞言,搖了搖頭,說到:‘無名無姓者乃是荒野走獸之輩,西北小友,看來你已經沒有人性了。’

‘隨你說吧,看招!’冥相說完,立刻從腰間抽出一條鋼鞭,抬手像高彥打去,高彥端坐於地,雙目微睜,眼見鋼鞭快要來到面前時,忽然側身閃過,用右手握成彈指,對著鋼鞭一彈,頃刻間,這條鋼鞭彷彿受到了千鈞之力,帶著冥相一起飛出了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