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兄,你說的重要行動是什麼意思?”邵易問道。

“我們在陰司待得夠久了,要準備回陽間了,在此之前,我得見酆都大帝一面,要不殺死酆都鬼王的事情,恐怕後患無窮。”我說到。

“所以吳兄打算利用百萬陰兵的虎威,來為自己撐腰?”邵易說到。

“是的,希望收編順利。”我說到。

此後兩天,我都在十分矛盾的心情中度過,一直都很擔心最終到底可以收編多少軍隊。

直到第三天清晨,我還在睡夢中,就聽見邵易喊著跑進來說到:“吳兄!吳兄!大部隊回來了!”

我一聽趕緊爬起來,走出大帳,只見來往旌旗飄飄,數不清的吳字帥旗到處飄揚,四處駿馬飛馳,刀斧震鳴。

巴全見我走出了大帳,說到:“稟告將軍,十部現已回來七部,各自收編近十萬兵馬,現在羽林軍已有八十餘萬人馬,另外三部此時正深入酆都城附近收編殘餘兵將,預計下午可以回來。”

“酆都城?你的意思他們現在在酆都城附近?”我立刻喜出望外,此乃天助我也。

“正是,探子來報,酆都附近盤踞著數萬殘兵,三雄投降後,他們想返回酆都城,但是守城部隊不允許他們透過,因此他們選擇落草為寇。”巴全說到。

“傳我將令,全軍按照收編部隊歸建,原定的羽林騎和羽林衛不變,即刻拔營出征,目標剷除酆都城附近的草寇。”我說到。

“將軍,八十餘萬前去剿匪?是不是有些……”巴全說到。

“沒辦法了,抓緊辦。”我說到。

“是!”巴全立刻將我的命令傳達下去。

我趕緊回到大帳修書一封,寫道:“末將吳明表奏酆都大帝,末將自領神雄稱號以來,自覺尚無尺寸之功,徒有溢滿之名,心中惶恐,徹夜難寐,今聞三雄面君陳情,而百萬雄師尚且虎踞,不臣之心,可見一斑。故末將奉酆都大帝及陰曹司馬之命,前來收編百萬陰兵,而今十者已據其八。今時,驚聞天子之地,竟有草寇亂政,故末將決心親率大軍前來剿匪,並覲見大帝,以表忠心,末將吳明叩首。”

寫完後,我派人火速送到酆都大帝處,邵易看完我寫的信以後,說到:

“酆都大帝是不世出的仁義之君,吳兄這一套說辭有必要嗎?”

“差矣,邵兄,自古豈有老虎自拔虎牙一說?鬼王與司馬是大帝的左膀右臂,大帝其實並不在意誰佔上風,而是要掌控平衡,今天我斬殺鬼王,若我不能取而代之,成為另外一個可以幫助大帝平衡陰司局勢者,那就必將被大帝所誅,我這封表奏,並非是示威,實乃毛遂自薦。”我說到。

邵易露出一副茅塞頓開的表情,半晌說不出話。

過了良久,說到:“吳兄城府之深,遠非我能及,真乃神相!”

“快走吧邵兄,大軍要啟程了。”我笑了一下,說到。

八十萬大軍行至酆都城外五十里處時,我接到了大帝的詔書,開啟一看,上面寫道:

“酆都大帝詔曰,神雄吳明,屢立不世之功,匡扶陰司大義,以凡人之軀,成千秋之名,特此加封其為兵馬大元帥,總督麾下所部百萬雄師,駐守酆都,欽此。”

“吳兄,看來果然不出你之所料啊。”邵易說到。

“那就可以了。”說完,我走到大軍中央,說到:“諸位將士,大帝的詔書下來了,各位依舊駐守酆都城!”

“萬人敵!萬人敵!萬人敵!”八十餘萬兵馬的聲音,簡直就像泰山崩裂一般。

“諸位在此紮營修整,等本帥面君回來後,即刻接防。”我說到。

“是!”

說完,我率領幾名精兵前往酆都城。

來到酆都城下,城上守將說到:“來著何人!”

“神雄吳明!”我說到。

“神雄?來著可是兵馬大元帥吳大人?”守將喊道。

“正是!”我說到。

話音剛落,城門就被開啟了,守將親自將我迎進城門,說到:“元帥請,大帝已經等候多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