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吳明,是道醫之神吳達的孫子,爺爺是吳家醫術的第三十一代傳人。

爸爸吳堅和二叔吳力都嘗試過學習爺爺的醫術,但是最後都無疾而終。

爺爺說這就是命,傳統風水上有“逢三呈吉”的說法,但是吳家卻不然,是“逢三呈兇”。

吳家開山老祖仁德公,道法高強,山醫命相卜五脈皆全,被稱為天道。晚年仁德公參透天機,發現吳家子嗣每逢三居然呈兇。為保證吳家不絕,仁德公利用相術,修改第三代,第三十代,第三十三代子嗣的命格分別為百裡挑一,千里挑一和萬里挑一。以求後世子孫可以力挽狂瀾,中興吳家。

而這代價,就是不斷消耗前一代的氣運。傳到爸爸這一代,為了我萬里挑一的天賦,窮盡了整整第三十二代的道醫氣運。

我也曾問過爺爺,為什麼第三十六代,三十九代的命格沒有被改變呢。

爺爺說:“仁德公的能力只能達到你這一代,換句話說,仁德公早就已經將希望寄託給你了,若你能幫助吳家度過這第三次危機,你就有能力讓後世子孫不再逢三呈兇,若你失敗了,也許吳家就沒有第三十六代和三十九代了。”

於是爸爸改走山字脈,一身俊俏的武術堪稱天下無雙。二叔索性破罐子破摔,既然沒了天賦,他就每日跟在爺爺後面,抓點草藥,爺爺罵他不爭氣,他說中興吳家靠的是吳明,又不是他。

是啊,老祖先在八百多年前給我佈置的任務就是利用萬里挑一的天賦,中興吳家。所以從小爺爺就傳授給我他的畢生絕學。

爺爺可以被稱為道醫之神,主要是兩門手藝,一是鬼門十三針,二是祝由十二科。

前者可以驅鬼捉邪,調理陰陽五行;後者可以利用符咒,降妖除魔,求山問路。

開始接觸道醫時,只感覺那些文字和圖畫彷彿就刻在我的腦子裡面,看書只是為了讓我發現它們的存在。一來二去,我逐漸迷上了它們,當我還上小學的時候,我就時常一個人拿著醫書坐在房頂,一看就是一晚上。

媽媽看到我的樣子,生怕我走火入魔,從上面掉下來,總想讓爸爸勸勸爺爺等我長大了再學習。每當這個時候,爺爺總會笑眯眯的看著我說:“沒關係,吳家第三十三代傳人,論天資的話,可以與開山老祖仁德公相媲美,怎麼會掉下來呢。”

雖然我每天都在學習道術,但是爺爺從不讓我實踐,說大器要晚成,太早的實踐容易引起鬼神注意,年齡太小的話,身體太虛。

記憶中的童年就是這樣在輕鬆學習道醫的過程中成長的,直到爺爺七十歲的時候,整個吳家除了我和爸爸之外,都突然身患重疾,患者躺在床上難以說話,從腳到頭逐漸失去知覺,等到脖子也沒了知覺,這人便會瞪大雙眼,張開嘴巴,彷彿看到了鬼一般,被嚇死了。

一時間,整個吳家村從上到下混亂不堪,上了歲數的人,知道這是第三次危機來臨了。爺爺作為族長,為了挽救大家,只得使出禁術“回陽除魔”,為眾人醫病續命。

爺爺讓每位村民在自己的床旁邊放一隻白蠟燭,然後用紅線一邊拴著蠟燭,另一邊拴在村民的腳上。爺爺自己則在身邊放了一隻紅蠟燭,用白線將自己與蠟燭拴在一起,然後點燃了蠟燭,口中開始念吳家秘訣。

爺爺點名讓我在旁邊看,說這是吳家密不外傳的絕學,因為代價極大,沒有列在醫書中,而是改為言傳身教。爸爸則被爺爺安排在其他村民家中幫忙。

蠟燭一點點被燃燒,我看到爺爺的印堂逐漸暗淡,原本光滑平整的命宮雜紋交錯。隨著蠟燭的燃燒,爺爺的影子不斷被吞噬,逐漸變小。

不一會,爺爺腳邊的蠟燭就被燃盡了,爺爺虛弱的睜開眼,長舒一口氣,準備站起來,可是一下沒站穩居然摔倒在床上。我趕緊過去扶爺爺,爺爺看著我苦笑道:“沒事的明兒,把你爸爸叫回來吧。”

不一會,爸爸就回來了,說到:“爸,村民家中的蠟燭都自燃了,現在已經基本燃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