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星辰對南北美洲的策略差異,是因為晶體飛船事件之後心態發生了變化,對於其他族群的天然敵意大幅度的降低了。

甚至在潛意識之中,有了保護地球人類文明多樣性的心態。

只不過這種心態是比較稀薄的,而且是有著非常強烈的主觀傾向性。

具體而言,就是在許星辰本人看來,後世被歷史證明發展相對比較成功的族群,或者是對自己或者地球有特殊意義的族群,許星辰會讓他們繼續基本正常的發展。

至於很顯然是比較失敗的地方,那就讓自己的族群取而代之了。

對於美洲而言,無論是什麼樣的原因導致的,但是在後世的人類看來,美利堅的發展都是比較成功的。

所以許星辰在這個世界仍然將其保留,整個北美大平原和五大湖區等關鍵地塊,都繼續留給它使用。

只是美利堅主體畢竟是白人移民,但是它們佔用的這片北美的土地,本來卻是屬於印第安人的。

根據白人的堡壘原則,無論外來的移民和土著之間發生過什麼,白人移民始終都是理虧的。

除非移民一開始就認真的把土著吸收進來,讓對方成為自己所在文明的一員,而不是驅趕、懸賞、送保留地自生自滅。

所以落基山區及以西和太平洋沿海地區,就歸吸收了印第安人的天朝帝國所有了,而東部地區給了白人的美利堅。

同時,南美洲就是典型的發展失敗的例子,許星辰也不是非常在意他們失敗的具體原因,但是失敗了就是失敗了。

他們擁有比北美更加富饒的土地和資源,甚至開發的時間都比北美更早,結果卻整出了一堆奇奇怪怪的東西。

他們雖然在1820年前後就取得了獨立地位,但實際上僅僅是本土的高層拋棄了母國的管理,在行政上自立了而已。

他們沒有完成實質性的社會改革,社會基礎仍然保持著殖民時代的模式,仍然以大地主掌控的大種植園為主。

許星辰現在不準備給他們機會了,透過大規模武裝移民直接掌控了整個南美,用作全世界的糧倉和礦場。

在這樣的思路和方向之下,許星辰在處理美洲情況的時候,也同時逐步完成了其他地區的規劃。

天朝文明圈沒什麼好說的,逆子們都得重列門牆,按照文化和血緣上的遠近逐步同化吸收,儘可能消除族群隔閡。

羅剎國整體上來還算是比較成功的,但是他們本來是歐洲人,所以屬於亞洲的漠北荒原要交出來。

西亞文明陷入了停滯,但這其中可能有外力干擾因素存在,所以許星辰將給他們有限制的獨立發展的機會。

將其主要人口一部分其中到安納托利亞半島,一部分集中非洲地中海沿岸,同時給予其真正的獨立保障。

天朝帝國接管阿拉伯半島、波斯灣周邊區域以及整個中亞地區,修建高標準的紅海地中海運河,打通神洲與歐洲的通道。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在現代文明的角度看來,顯然是非常的不成功的,但是黑非洲很可能是人類的發源地,有著無限的可能性。

所以許星辰將撒哈拉以南非洲列為保護區,後期將自己不會對其進行過度干涉,同時也禁止歐洲繼續殖民統治非洲。

天竺地區的狀態,在現代看來充滿了不確定性,所以許星辰就準備繼續隔離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