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層內最大速度:約10公里每秒(約30倍音速)。

大氣層內作戰速度:約3公里每秒(約10倍音速)。

太空作戰最大速度:64公里每秒(相對)。

艦娘們的飛機本來就都是無人的,當作戰用飛機規模足夠大了之後,專業預警機就變得可有可無了。

不過本著有備無患的心態,艦娘們還是準備專門設計預警機,但不再使用運輸機改造,而是用多用途戰鬥機改造。

雷達全面採用共形天線,不需要再專門揹著巨大的“盤子”,機動效能基本看齊戰鬥機。

使用戰鬥機相同的中間態物質引擎,有著近乎無限的航程,超越戰略導彈的速度, 還有跨大氣層作戰能力。

相比同源的戰鬥機而言, 只是內建的彈藥艙相對較少, 作戰能力相對較低,有點近似於地球的電子戰飛機。

但是預警觀測能力,遠遠超過所有地球預警機。

兩棲作戰艦艇。

由於設計出來的戰艦都是艦娘,設計和建造以及改造的所需成本,相對於一個艦孃的價值而言,是可以忽略不計的。

所以許星辰的兩棲作戰艦娘設計標準,不再是次級戰艦,而是直接與主力航母等同的,實際上是直接與航母共享艦體了。

只不過航母機庫是一層,而兩攻的機庫是“兩層”,上層是艦載機機庫,高度略低於正常航母,第二層機庫就是塢艙。

075是直接用707重製版的標準改造的,076是直接使用891航母的艦體改造的,下一級077型也將直接在005的基礎上改造。

它們在某種程度都是航母的變體,兩種型別的艦娘基本上可以無縫切換。

所以新兩攻的設計,也會與航母同步完成,艦體引數也基本一致,只是攜帶的裝備有明顯差異。

除了相同的固定翼空天戰鬥機、預警機之外,攜帶了更多的直升機和裝甲車輛。

導彈艦。

由於戰裝更換功能的推廣,所有艦娘都可以透過持續不斷的練習提升,從最小的導彈艇連續升級換裝到最大的戰列艦。

所以以後就不會重新設計新的小型水面戰艦了,而是在現有艦體的基礎上不斷的升級改造,得到對應檔次的升級用新戰裝。

在這樣的基礎上,所有的炮艇、導彈艇、護衛艦、驅逐艦、巡洋艦、戰列艦等傳統艦娘,也在升級後統一歸類為“導彈戰艦”。

那些傳統名稱也不會直接刪除或者禁用,而是變成了類似學徒、初級、中級、高階、大師、宗師這樣的職業資格等級……

新戰艦型號編號,就利用代表水面艦艇的05系列內的剩餘編號,058或者059,純太空戰艦會定名為0580、0590。

現有的最高階通用戰艦艦體,有來自深海的虎鯨與大和兩種。

跟航母類似,她們經過了多次的升級修改,艦體規模本來都從七萬出頭,飆升到了將近八萬噸。

結果中間態物質改造完成,從動力到燃料到武器裝置全都大幅度減重,現在都掉到了七萬噸左右的檔次。

參考航母升級的放大係數,戰艦體系的下一級艦體,整體規模被定在了標準排水量12萬噸,滿載排水量14萬噸。

目標艦體的大致資料如下:

058型天海兩用戰艦:

艦體總長度:384米。

水線長度:360米。

艦體總寬度:56米。

水線寬度:52米。

吃水深度:11到12米。

設計水面航速:40節。

谷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