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道閃光就是我們的太空基地!”

“第二行星太空基地,成功抵達二號行星軌道!”

“入軌,下面要開始入軌了!”

遠望一號也是臉露喜色,馬上動手調整眼前的畫面,將第二行星的畫面放大到整個投影。

點選了訊息通知之後,那道閃光就變成了一個方塊,是放大了的行星太空基地。

這個太空基地,已經在太空之中飛了五個月,終於迎上了轉過來的第二行星,這也是許星辰趕回來的重要原因之一。

現在代表太空基地的模型影象前方,出現了一條環繞第二行星的螺旋環繞軌道,那是太空基地正在執行的入軌軌道。

所有的程式都是預先設定好的,如果後續不出現任何異常的話,大家現在只要等著就行。

第二行星的太空基地,前往第二行星的軌道,雖然是相對比較傳統的,但也只是相對海王星的直達路線而言的。

相對於常見的近似霍曼轉移的橢圓軌道,太空基地的飛行軌跡的弧度仍然比較小。

離開艦娘星軌道時候的加速,以及抵達第二行星之後的入軌加速,幅度都是非常大的。

因為發射的時間點,本來就不在合適的視窗期上,只能依靠更大的速度追過去。

從太空基地出發的時候,基地就像是捆綁火箭一樣堆砌了大量助推器,用這些可丟棄的助推器,把基地推到足夠的速度上。

太空基地本身的內建發動機,只負責抵達目標之後的入軌加速(減速)。

即便是單純的入軌燃料消耗仍然很大,因為要入軌的不普通的衛星或者小型探測器,而是個兩萬多立方米的太空基地。

太空基地內部本來應該留空的空間,基本上都裝滿了用來減速的燃料。

在靠近第二行星的時候,太空基地就原地調頭,開始相對第二行星減速(對恆星系而言是加速)。

在非常離譜的狂噴之中,太空基地抵達了與第二行星的匯合點,行星上空3000公里左右。

在行星軌道內側掠過行星上空,藉助引力彈弓減速之後,終於把速度降到了逃逸速度以下。

不過此時的軌道半長軸仍然異常巨大,所以基地發動機還在繼續奮勇狂噴,不斷縮短基地的執行軌道長度。

一直當軌道高度縮短到200公里的時候,基地終於在這個近似準圓的低軌道上,關閉了自己的絕大部分發動機。

這個高度已經進入了二號行星的濃郁大氣層邊沿,如果沒有動力的話會緩慢墜入大氣層,所以保留少量發動機維持軌道高度。

然後基地內部伸出大量的伸縮採集管道,抽取行星大氣層邊沿的大氣成分。

基地內的資源轉化裝置,會以抽取到的大氣成分為原料,轉化成艦娘用的資源。

然後再透過製造裝置,將資源轉化為火箭發動機的燃料,充入基地的所有功能模組之中。

當把所有的模組燃料艙加滿之後,太空基地將再次加速提升軌道,進入500公里左右的相對穩定的軌道運轉。

然後基地匯自動解體,化身為64顆邊長16米的巨型立方體衛星,開始對第二行星進行全面的貼身檢查。

同時開始投放小型地面探測器,進入第二行星大氣層內部和星球表面,獲取更加直接的樣本和資料。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