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政治體系中,非常常見的虛位元首和實權首相的搭配,看上去是似乎是追求絕對程序正義導致的沒事找事。

其實這是在長期的政治活動中形成的,用來明確責任和義務歸屬的經驗,當然說是合理甩鍋分鍋的經驗也行。

在政府首腦不能代表全體國民的時候,確實可能會出現反對黨官員拒絕效忠的情況,因為對方本來就不是自己的領袖。

還有反對黨上臺之後,直接拒不承認上屆政府首腦簽署的協議和法律的情況, 因為對方不能代表全體國民,自己當然不接受啊。

一個民選的虛位元首,就可以避免大部分類似的情況,最起碼對方真要乾的時候得另外專門找個理由。

這種元首雖然是虛位的,但卻是全民選出來的,代表的是整個國家,而非某個政黨或者某屆政府和內閣。

當然,如果全民直選的總統就是實權元首,同時直接對全體選民負責的話,就沒有這些事情了。

這種情況下,政府首腦會變成總統的副手,類似阿美莉卡,許星辰的聯盟元首實際上也是這樣。

這個聯盟元首的職位,在多年以後也許會給艦娘去幹,但是現在肯定是許星辰擔任的,其他任何人和艦娘目前都接不住。

這個元首也只能是實權元首,而且權力會非常的大,類似於阿美莉卡的總統,甚至還要超過。

許星辰搞得這個聯盟元首,要作類似阿美莉卡總統的實權元首,但卻是從議會選出來的, 也不是故意找事。

真正原因是, 因為許星辰準備利用艦孃的特性,儘可能精簡聯盟國家機構,合併國家元首與政府首腦的身份與權責。

同時,星海艦娘聯盟的大會上,是沒有各種政黨存在的,後續也不允許政黨存在。

雖然內部肯定有派系,這是不可能徹底避免的事情,但是不會允許公開的官方政黨存在。

沒有了官面上的多數黨和反對黨,那麼星海聯盟大會就是統一的,也就可以代表聯盟的全體國民了。

聯盟大會選出來的聯盟元首,理論上就全體國民間接選出來的,也就可以同時代表政府、議會、國民、國家了。

星海聯盟的元首之下,是聯盟安全理事會,簡稱也會是安理會,但是這個安理會可不是聯合國的安理會。

它不是幾個大佬做利益交換的地方,而是聯盟的最高軍事機構,負責管理和處置所有軍事事務。

這個安理會里面, 當然也就沒有什麼常任理事國了,反而設有直接的明確首腦——安全理事會理事長。

再然後是聯盟執行委員會,簡稱執委會,看上去是類似聯合國經濟與社會理事會的組織,實際上的權力劃分是聯盟中央政府。

執行委員會行使聯盟最高政治權力,總管聯盟的大小政治事物,最高長官為執行委員會委員長。

但是委員長由聯盟主席認命,日常工作向聯盟主席負責,實際上就是聯盟元首的副手和下屬。

接下來就是聯盟裁判所和聯盟都察院,分別是最高執法機構和最高監督機構。

最後是聯盟秘書處,跟聯合國秘書處一樣,設有秘書長職務。

谷籙

聯盟秘書處的職責,名義上和聯合國秘書處是一樣的,都是一個協調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