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星辰帶著幾分驚疑不定的心情,在海王星讓出來的位置上坐下。

操作眼前的科研裝置,檢視海王星主導的重製版航天器部署方案,然後很快就被這個方案給驚到了。

所有的航天器,所有的部件,都是一個個的方塊,她們有幾個不同級別的尺寸。

其中最大的核心方塊的邊長是32米,說每個面的面積正好1024平方米,體積是32768立方米,是國際空間站的32倍。

而在實際部署的時候,這個方塊外圍還將拼接上一層附屬小方塊,那是總計56個邊長16米的方塊。

最終形成一個邊長64米,總體積262144大方塊,這將是國際空間站的262倍。

這個超級大方塊的屬性,已經不是什麼空間站,太空船了,它直接是一個:“太空軍港”。

海王星把艦娘軍港的主要設施,包括科研中心、製造裝置、建造容器、資源倉庫、指揮中心、公寓宿舍,全都設計上了。

不過,科研裝置、製造裝置、建造容器等這些關鍵艦娘裝置本身,都是無法裝進艦娘艦體內的。

所以,這次發射的模組中的關鍵設施,都是準備好了地方和配套裝置,核心裝置還要另外用火箭直接運送。

此外,這個太空軍港內部,還包括兩個太空工廠,用於生產衛星和小型太空船。

後續的臨時的特種衛星,以及長期衛星損壞後的補充,都將由太空軍港直接生產,然後直接在太空發射出去。

為此,海王星根據電磁彈射器的原理,設計了專門的“太空電磁發射軌道”,安裝在太空軍港之中。

當然,這種太空工廠,生產裝置的方法,當然不是地面上的工業方法,既沒有空間也沒有原料,只能利用艦娘製造裝置,用艦娘資源直接轉化出部件來組裝。

核心艙周圍的附屬方塊中,有一部分就是裝滿了資源、材料、水等儲備物資的貨艙,物資用完之後會直接脫落,重新運送滿載的同尺寸模組重新安裝對接使用。

然後是衛星體系,遠望姐妹們設計的這些衛星,跟地球的衛星相差極大……

首先外型也全變成了方塊,不再是地球衛星常見的圓柱體,其次是尺寸和重量遠遠超過了地球衛星。

地球的衛星發射部署,要遷就火箭和飛船的運載能力,所以衛星要儘可能的小巧和輕便。

艦娘世界準備讓航母以集裝箱的形式批次扔衛星,就不需要太在意衛星的尺寸和重量問題了。

反倒是為了減少太空操作風險,要追求要用盡可能少的部署操作,完成儘可能多的功能和容量部署。

所以這裡的衛星走了集約化、大型化的方向,大部分衛星都是十噸起步,大型的更是有幾十噸的重量。

包括全球通訊、衛星寬頻、定位導航、遙感測繪、氣象預測、預警偵查等絕大部分常用衛星型別,全都一次準備齊全,一次部署完成並組網。

最後,還有一艘模組化的,透過方塊常識組裝的,太空機動維修飛船,可以搭載人員檢修執行中的衛星裝置。

按照海王星的方案,以後太空軍港內將始終有一支太空艦隊留守,艦隊成員中將至少有一名科研人員。

她們將使用太空維修飛船,負責對所有太空裝置的巡檢,以及必要時候的對地支援。

每個月至少有一次太空“航班”,往返地面和太空軍港之間,安排太空艦隊輪換休息,並且輸送生活物資。

許星辰大體上看完了說明,心情和表情都是有些複雜。

直接搞個超級太空基地出來,當然是非常帥的面子工程,一次完成全部型別的衛星部署,也是許星辰自己的計劃,太空維修飛船和留守艦隊似乎也是非常有用的東西,都沒有什麼拒絕的理由,但問題是……

“海王星啊,你這麼大個的太空基地,再加上需要部署的衛星,還有組合式的太空飛船,黑魚她自己能裝的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