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少年宰相玉知恆的詞作《雨中花》!

相傳玉知恆少年得意,年僅二十四便官至丞相,那時大昌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但再祥和的盛世也會死人,而且也避免不了冤死人——當時胡人來犯,設計讓敬宗以翫忽職守之名處死當時西疆青年守將祁南道,玉知恆早知其陰謀,拼死挽救卻沒能改變結局,索性辭官遊歷,最後在南域寫下這首詞,明為寫景,實則抒情,最後玉知恆的結局如何無人知曉,唯有這首詞卻被代代傳唱下來。最後敬宗醒悟,知曉自己冤殺忠臣,痛心悔過,更加勵精圖治。

而這首明快的南域小調,卻漸漸被當做是朝臣和睦,直言進諫,忠君愛國的象徵……

季初陽發現,這場百花晏處處不言家國情,卻時時暗含思鄉意,當真是那腦滿腸肥的成王李盛遇能想出來的點子?她看向李應,卻見他專心歌舞,面無其他。

再看其他人,散庭鶴彷彿神思已飄遠,旁邊的方雷柏侯斜著身子,看著歌舞也若有所思,張先餘直直盯著一個撫琴的美人目不轉睛,章玉悶頭喝酒,單寅午倒是看得津津有味……

商覺、申石異、姚起等各方出征將領坐一處,時不時會說上幾句……

少年們各個肩寬腰細、丰神俊朗、眉目靈秀,既有男子的陽剛灑脫,又有不同於其他男子的風情明媚,一舉一動,動人心絃。賀一娘慢慢湊近季初陽耳邊道:“成王用心了……”

想必是李盛遇也充分顧及了季初陽等在場女子,想到此季初陽拿眼去瞧對面的宿瓦,見她酒過半憨,盡態極妍,一雙美目含情,兩朵紅雲上臉,低頭看著幾乎將半個身子埋在她懷裡的烈蒙,半是憐愛半是情……

季初陽突然想起那日烈蒙說起心上人時的神情,心中泛起陣陣波浪,她不是多事之人,但還是忍不住又想確認一般的看向兩人,正巧看到宿瓦一杯美酒入口,又低頭渡到烈蒙嘴裡……彷彿感受到季初陽的目光,宿瓦一記眼光幽幽飄過來,含情帶絲般看著季初陽。季初陽掩起內心的震動,垂下眼簾,拿起桌上的酒杯抿了一口……

“開眼界了吧?”賀一娘在一側道,季初陽微微側頭,賀一娘繼續道:“你總說我是個中高手,殊不知強中還有強中手!”季初陽這才明白她說的是對面那一對,看來她也看到了。

在二人走神間,場上的歌舞又換了章法:原本散開作舞的十數名少年緊緊圍成一團,中間圍了個一身綠衣的少年,待看清其長相時,場內唏噓驚歎聲此起彼伏。

並非在座的沒見過世面,只是眼前的人面貌太過脫俗,大家第一次覺得,原來男人也可以用驚鴻一瞥來形容,眉如青山遠去,目似秋水靜待,眼尾一顆紅痣,平添了多情之態,唇如硃砂勾魂奪命,偏偏含了一株怒放海棠……

季初陽暗歎:怪不得紂王沉於妲己,幽王溺於褒姒,假如換個位置,有這樣的人日日在側,江山又值幾何?

意識到自己的想法很危險,她忙看了一眼旁邊的李應,搬回了心神。

再看去,卻是一曲終了,眾人褪去,唯有那綠衣少年雙手捧著海棠,眉目含情帶怯,徑直朝季初陽走來,季初陽一陣慌,但面上強自鎮定。

伴隨著眾人的目光,綠衣少年雙膝跪地,將海棠向季初陽奉上,引來滿堂起鬨喝彩,季初陽久久未動,綠衣少年忍不住抬眼看來,離近了看,那雙眼更加攝人心魄,帶著敬重與期待。

也許是為了緩解尷尬,李盛遇哈哈開口道:“這孩子有眼光,海棠襯花王,在場除了初陽公主,誰堪作花王啊?”

……

還好他沒有一時順口說成花魁……

季初陽慢慢抬手,將他雙手中的海棠接過來,眾人又起鬨,季初陽卻是第一時間看向李應,見他也是滿眼笑意,卻沒有自己想要看到的那份情思在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