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反對(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幾日,鍾老等人眼見已無主事之人,便將目光轉到季初陽身上,試探著請示她:是向大昌請罪言和,還是回尹都準備迎接戰爭。
“……就沒有第三條路了嗎?”
“難道公主想繼續北進?”
在他們心中,國主身死,這條路就已經被封上了。
季初陽不說話。
鍾老道:“那怎麼行?誰來主持大局,獻王嗎?他……他怎麼行?現在的局面當早做決斷,遲則生亂啊!”
老人家又急又悲,說得面紅耳赤。
季初陽想起李應的話,深吸一口氣道:“除了成獻,就沒有其他人了嗎?”
鍾老等愣神,明白過來後嘴裡嘴裡彷彿能塞一個雞蛋,半響合不攏。
——在他們看來,季初陽的想法甚至比季越的死更讓人難以置信。
鍾老覺得自己真的老了,他妥協道:“公主若想盡國主生前的事業也罷,老臣儘快安排人快馬去接獻王過來,依遵綱常,承繼正統,承襲了國主之位後,當承其遺志,繼續北上……”
將“依遵綱常,承繼正統”八個字加重語氣。
季初陽知道,這是說給自己聽的。
委婉試探,不出所料地被全然否定。
季成獻被一波三折地接到宜興。
但發生的這一切對他來說,完全是驚恐大於悲傷的,他只想搞他的木鳥……
聽鍾老來來回回反反覆覆地講什麼國家大義、軍事戰爭之類的,他頭都大了……
來之前王太后交代的話早已在腦中糊成一團漿糊。
季初陽見狀,關起門來單獨和他談,談父親的死,二哥的死,大哥的死……再不振作,將會死更多的人,他們將家破人亡!
越說季成獻越害怕,恨不能縮成一隻老鼠鑽入地洞自保,季初陽看得既心疼又恨鐵不成鋼——即便是這樣一個人,在那些大臣眼中,依然比她這個公主強百倍!
鍾老等人為免季初陽有非分之想,除了季越的喪儀,其他事物一概沒讓她染指。
眼看季成獻這個樣子,眾臣便商議:看來北上是行不通了,目前只有返回尹都再做商議。
但是走之前,得解決兩件事——渝宋本鋤和查日蘇!查日蘇好說,從哪兒來回哪兒去,甚至他若想繼續打南域的主意也隨他吧,左右是與小樂無關了……
渝宋本鋤……比較難辦,人家本是好意來賀壽,不想卻被人利用……但不管怎麼說,季越的死與他脫不開干係……
他又是義宣城主,名望在外,難道能殺了他嗎?
眾人思來想去,覺得還是得和渝宋本鋤和解:未來如何尚不得知,能少點仇恨就少一點,留下的人總是要活下去的,眾人打算等季越出殯後,和渝宋鋤本好好把話說開。
……
按理說季越一國之主,死後理應遷回小樂王陵,但一來天氣尚炎熱,來回路途遙遠,二來各種事物紛雜,季初陽在詢問梅太妃的意見未果後,決定就近找個好地方安葬,等以後回尹都了,再在王陵立個衣冠冢。
季越被生生拖到九月十七才下葬,梅太妃也終於在季成獻來之後,接受了大兒子已死的事實,掙扎著爬起來去送兒子最後一程。
一抷紅土入地,這位年輕國主成了小樂國曆史上在位時間最短的國主,曾經的果斷殺伐,年少恣意都成了歷史,他是將小樂帶入亂局的人,又是火速抽身離去的人,生命雖短暫但濃墨重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