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糰子等到先生走後,進門找了師孃。

“青坊每日進賬二到三兩銀子,除去道觀的一兩例銀,日均到手一到二兩銀子。”蘇糰子拿著他的記賬簿,如實稟道。

楚蘭枝:“家裡還剩多少乾花?”

蘇糰子:“沒剩多少,最多能做十盒胭脂。”

十盒胭脂,也就是十兩銀子。

這漫長的冬日才開了個頭,她就沒有了餘錢,“這施粥要撐到明年開春,還得花上六七十兩銀子 ,不上新妝品,大家都得喝西北風去,”她沉吟道:“容我想想怎麼調配出新的胭脂水粉來。“

蘇糰子幫不上忙,只能道一聲,“師孃,辛苦了。”

楚蘭枝還有事和他交代,“我想在臘八節那日去道觀施粥,你回頭和徐娘子說一聲。“

蘇糰子微微訝異,“師孃,你要親自去施粥?”

“不是我,是以衛殊的名義。”楚蘭枝點到即止,沒和他細說下去。

她既然有意和衛殊將日子過下去,又知道他在等一個好的“授官”,施粥一事有利於他的清譽,她有什麼理由不宣揚出去。

蘇糰子:“師孃,這事我明天去辦。”

楚蘭枝見他說完還站在那裡,沒有要走的意思,“還有事?”

蘇糰子眼觀鼻鼻觀心地猶豫了良久,方才說道:“宋易被吊在樹上,勒得腰部一片青紫,他這次吃盡了苦頭,也知道錯了。“

楚蘭枝點著頭問:“他人放下來沒有?“

蘇糰子:“年年和錢清玄扶他進屋裡躺著,歲歲在給他上藥。“

楚蘭枝這才稍稍放了心,便聽到蘇糰子沉聲地說著:

“年年和我說過宋易的事,他剛出生沒多久,孃親就因難產去世,他從小由乳母帶大,他爹經營著茶園的生意,常年奔波在外,無暇顧及到他,後來又續了弦,家裡多了兩個弟弟和一個妹妹,宋易在家裡更是不被人待見。“

“他換過很多學堂,打記事起就長年在學堂寄宿,他和年年說,三味書院讓他找到了家的感覺。“

“師孃,他讓你失望了,怕你以後再也不會理他,一直在哭個不停。“

楚蘭枝沒想到宋易會是這般的出身,更沒想到他會有這種想法,“你是顧慮到這個,才沒有舉報宋易的?”

蘇糰子緊抿著唇,默然不語。

楚蘭枝又問了,“還是你也以為我是這樣的人?”

蘇糰子慌忙辯解道:“師孃,我不敢,也不會這樣想你。”

楚蘭枝打趣道:“宋易這樣對你,你一點不生他的氣?“

“我沒什麼好生氣的。“蘇糰子應道。

“誰給你氣受,你都應承下來,單就這一點上,你就不如歲歲,“楚蘭枝微微一笑,“你看錢清玄、宋秧子和年年,哪個敢欺負歲歲的,她護得了自己,誰的氣都不受,還能固守著初心行事,就連衛殊那樣刻板的人,都偏愛於她,你真該向她好好地學學。”

蘇糰子聞言也笑了起來,“是該向她好好地學一學。”

楚蘭枝站起身來,伸了伸後腰,“我去看看宋易那小子,看他傷情成什麼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