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長的甬道,一望而看不到盡頭,整個過道寬闊到可以並排開兩輛小型牽引車,甚至兩邊還留有並排三人行走的過道,四周還有淡藍色的指示燈半埋在奶白色的艙壁上。

這一切都顯得整個過道非常寬敞,寬敞到薛帕德甚至感覺起了雞皮疙瘩,因為現在在這麼寬闊的過道內,就只有她們七個人行走——她甚至能聽見行進的腳步聲。

……但好像只能聽見自己的腳步聲。

“今天是為了特意歡迎我們才清空了這個過道?”最後還是米蘭達提出了薛帕德想要問的問題,“怎麼這裡空無一人?”

但阿什麗的回答更加令人驚奇:“這條過道除了特定時間,基本上沒什麼人過的。”

說著阿什麗看向薛帕德行:“你又不是沒看出來我們缺人。”

“難道缺人就不安排巡邏人員了?”這次提問的是米蘭達。

“有人的地方,才會有巡邏人員定時勘察。”阿什麗沒有想著米蘭達回答,而是直接看向薛帕德,“像沒有生命訊號的地方,我們靠VI監控,熱量和運動訊號檢測,甚至無人機來預防任何不對勁現象。”

“人這麼少就真不應該出動。”米蘭達還是繼續評價道,“不然被滲透了都不知道出了事。”

這下阿什麗停了下來,瞪了一眼米蘭達:“很抱歉,我們經歷過跟三四艘收集者的巡洋艦一對一的對抗,但現在,他們都成了我們戰利品室的縮影。”

“不錯啊!”薛帕德馬上出聲打斷了進一步的衝突,“這麼說來,有三四個殖民地居民得到了解救,這可是大喜事一件。”

不過這下換作阿什麗有點難為情了:“得救的也就一兩個殖民地,薛帕德,記得嗎?有兩個收集者巡洋艦是我們共同解決的……”

“是的,我想起來了,”薛帕德這才後知後覺,但還是非常開心,“這證明我們的努力是有效果的,從現在起,收集者再下手應該會變得更加謹慎了。”

不過薛帕德看了看周圍空蕩蕩的過道,也忍不住露出一絲擔憂:“雖然幾次都能化險為夷,但這樣人少到不足以湊夠巡邏隊的情況,元不想著改善嗎?”

“事實上,已經在改善了。”阿什麗嘆了一口氣,“短短几個月時間,從出航的一萬多人,到現在的不到三萬,如此迅速的擴充,就是問題在解決的過程。”

薛帕德眼珠一轉,就馬上想到了關竅:“海軍把一部分新兵送到光復號來訓練了?”

現在不是擴張期,星聯在各地的軍事力量是有定數的,不可能使勁抽調精銳去填補光復號的船員人數——就連兩年兵和一年兵的定額基本上是定死了的。

那惟一能抽調的就只有還在訓練期間的新兵了。

“還好光復號足夠大,塞得下人安排訓練,”薛帕德倒是對這個提案很讚賞,但也有疑慮,“可光復號是要在一線行動的,遇到打大仗可指望不上他們噢。”

“所以這次行動的主力將是元和二十位星際戰士,加上你們。”阿什麗帶著酸味的口吻半埋怨半解釋道,“而我們大部隊將嚴守光復號等待可能的埋伏。”

“啊……這樣,”薛帕德倒是有點卡殼,但也有些不可置信,“這麼信重星際戰士部隊?而且才兩支小隊而已,不怕損失慘重全陷進去?”

“你不知道現在星際戰士在傭兵界名聲很大嗎?”阿什麗反倒有些驚訝,“午夜和吞世聽說各自只有10個連的人數,而且午夜和吞世各自安排了一個連在光復號上駐紮。但是如此少的編制就已經佔據了界神星系安保市場的40%份額——三大傭兵團現在甚至是自願跟在這兩個戰團後面喝湯——就因為星際戰士特別能打,一個連隊就能介入一場星球級別的大型戰役。”

“我有所耳聞。”薛帕德也不能否認星際戰士的強力,這種新型強化人士兵在出世以後立刻引起了各方軍事專家的注意。

在現下的軍事戰爭中,艦隊對抗是處於關注度第一位的,所以光復號的出現打破了多年習以為常的艦船條約。

但位於第二關注度的事物就顯得有些複雜了,一般而言有兩種:帶有戰略效果的超級武器和最新式的陸軍單兵力量。

前者用於擴大在戰爭中的超量傷害——比如擅長製造軍械的突銳人在神堡之戰11個月後推出的霸主同原理混合動力火炮,一經推出就引發了換炮熱潮。

而星際戰士就是當前陸軍單兵力量的最新頭條。

在此之前,比較出名的也是謝元推廣的變種人士兵技術——運用克隆人作為模板,批次製造先天輸入功能性軍事知識的職業士兵。

透過該類技術流程生產出來計程車兵在外貌上有別於正常地球人類,但勝在製造成本低廉,製造週期短,產品可客製化而且透過輸入基因資訊保證對於老闆的忠誠。

一經推出,就基本上在界神星系這種三不管地帶買爆了,因為哪怕雙方都是變種人士兵,但是因為基因底層裡備註了效忠物件,也會毫不猶豫地同室操戈。

不過變種人製造技術的推廣有兩個減分項:一,這些變種人再怎麼跟人類不像,也是人類種,不一定受突銳人,賽拉睿人或者阿莎麗人這些外星僱主所喜歡。所以還在想辦法改進出針對其他種族的變種類克隆士兵的技術,但是進展也並不是太順利——畢竟這需要大量人體實驗,誰會主動給予生物資料呢?

二,星聯軍方對於變種人技術並不待見,現在遠沒有到原生態人類厭倦參軍的時候,而星聯軍方非常忌憚塞伯魯斯這類K/B組織獲得該類暴兵技術,也一直在死盯著此類產品的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