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在艦對艦戰鬥中是十分危險的。

星盟的船隻有一艘,艦兵級戰艦(R'sikoshpatternno'ar)。

這是星盟中的成員聖赫利人於開端之戰和血腥年代所使用的一種戰艦。按照星盟的標準,它是一艘較小的戰艦,但它仍然具備快速、致命和最重要的易操控性等特性。

儘管它體積較小,整體長度不過526米,但裝備精良。它的船體不僅是奈米層壓船體,並配備有能量護盾,還配備了1座聚變長管炮,2座等離子體束髮射器,8座等離子炮塔和4座鐳射脈衝炮塔。

由聖赫利人在開端之戰前使用先行者技術打造,被認為是聖赫利戰艦設計中的巔峰之作,在許多方面的設計連如今的星盟船艦都無法匹敵。血腥年代開始後,它們得到了現代技術的升級。時至今日,聖赫利的造船匠們仍然對它們的設計細節和功能守口如瓶。

不過任聖赫利的造船匠女幹滑,也敵不過系統的氪金魔眼,非常便利地就完成了對整艘船的逆向測繪。

但在選擇上,謝元倒有點犯了難。

艦兵級毋庸置疑是艘好船,但好船也意味著想要吃透是很艱難的,畢竟造型上這麼肆意的深海魚形態在材料上需要很深厚的積累。想要依樣畫瓢都可能非常艱難,更不用說吃透整個設計了。

但,只要一旦吃透整個設計,就意味著謝元手上的艦船製造工業就能更進一步,搭到先行者技術的一點邊角。

如果只是選擇更簡單的人類艦船的話,易上手,好吃透是一個優勢,而且只要吃透整個設計,進行隨意

的魔改,比如說增加一些護盾裝置也不是什麼特別困難的事情。

但後續的發展也就僅此而已了,人類的艦船怎麼看都是可以一眼看到盡頭,就連他這個技師都能看到改進的方向,那就別提真正的造船業的專家了。

利於現在和利於未來真的不是一個特別容易的選擇,不過謝元最後還是選擇了艦兵級戰艦——在這個世界不行,還是有其他世界可以研究的嘛,他倒不急。

三號欄位的Toah步兵戰車在交換上也有兩個選擇:來自人類UNSC的M650乳齒象裝甲運兵車和來自星盟的本影型重型運輸車。

前者是UNSC的一種裝甲運兵車,主要由UNSC陸軍和殖民地衛隊使用。作為一種裝甲運兵車,它有很大的運兵艙,可以攜帶重灌步兵。此外,它的防護裝甲可以保護自己免受大多數重型武器的攻擊。它在頂部的遙控武器站配備了M41火神機關槍,但載具的主要火力來自它所攜帶的部隊——乘客可以透過車上的射擊口開火。

因為裝甲運兵車的科技水平比Toah差很遠,所以還有一個添頭:贈送一輛M831疣豬號部隊運輸車。

星盟的車體本影重型運輸車星盟的一種快速、輕裝地面運輸載具,用於運送部隊投入戰鬥。

它通常部署在星盟長期佔領的世界,是一種拱形地面載具,和大多數星盟載具一樣採用了反重力技術。它結合了運輸機的許多特點,例如密封的運輸艙和外部輔助火力,為它運輸的物件提供保護。

其拱頂的頂部分佈著駕駛艙和安裝等離子機炮的炮位,而下方則是運輸艙。車身的兩側都有一塊方形的發光觸控板,當按下它時,會解開車鎖並開啟通往內部的坡道。內部的乘員艙分為左右兩排,共可搭載20人。

這個就沒得什麼添頭送的。

想了一下,謝元還是打算使用乳齒象裝甲運兵車。畢竟買一送一的還是挺划算的——陸戰載具又不是什麼可以完全取得戰略態勢的東西,價效比好才是真的好,拿到這個車體完全可以進行本地化改造。

第四項的劍級護衛艦設計藍圖同樣也有兩人感興趣:他們一個給出了一艘勝利1級殲星艦的設計圖樣,而另一個則給出了一艘偉岸級輕型護衛艦一—後者沒有完全得到系統的認可,而是把設計擺上檯面,看賣方也就是謝元自己願不願意要。

但很可惜,沒有護盾,光有結構的戰艦對於謝元而言真的很雞肋,所以還是拒絕了。

第五項的光矛技術收穫也相當慘淡,只有這個來自星戰宇宙的玩家支付了一個叫「渦輪鐳射炮」的技術——但問題在於,有這個技術還需要在系統商城裡購買一種爆能氣體才能真正實現該類武器的實踐化。

實際上這與其說是一門鐳射武器,倒不如說是一門高能粒子束武器呢!

第六項的M35灰鯖鯊微弱步戰車倒是吸引了那個來自光環世界的一個玩家的注意,他用兩輛載具換取了這輛戰車:同樣署名M35型的美洲獅反步兵支援平臺和M12疣豬號部隊運輸載具。

前者是一種重灌甲反步兵支援單位,能夠適應戰場的崎嶇地形。配備雙M68高斯炮和帶有計算機瞄準功能的自動機炮,能夠進行長途跋涉,時速高達90英里。

主炮M68高斯炮使用非同步線性感應電機產生雙極磁場,能夠以略低於40馬赫或大約每秒13.7公里的驚人速度發射25x130炮彈。高速度是制動力和效能的關鍵,使其在令人印象深刻的射程內具有出色的裝甲穿透力。

經過改裝後,它能夠發射鐵砧彈,這是一種特殊的彈藥,能夠在目標區域產生電磁脈衝,並且比標準彈藥造成更大的傷害。它主要用於UNSC地面部隊的反載具作戰,但也可用於對步兵造成極大

影響。

後者也許沒有質量加速器,但它可以配備有全輪驅動系統,具有全輪轉向,手動變速箱和無級變速器,以及提供動力的12升液冷氫氣注射內燃引擎——這玩意的適用性很強,它可以使用奈米試劑碳氫化合物(Nanoreagent

hydroan)太陽能/鹽水致動器過濾水質並將其分解成可用燃料。

其最高時速可達125公里/小時(78英里/小時)或100公里/小時(62英里/小時),滿燃料狀態最遠可以跑790公里(490英里)。

第七項的MK4只有一套,但選擇竟然有幾樣:因為這是非常成熟的動力護甲,所以來自光環世界提供了一套署名「雷神錘VI」的動力護甲;一位來自漫威電影世界的玩家提供一套「MK3(馬克3型)」的鋼鐵俠動力護甲;一位來自星際爭霸的玩家提供了一套人族勢力的單兵CMC400型動力裝甲;甚至一位來自孤島危機裡的玩家提供了一套奈米服2.0的動力護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