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後面的事情發展也側面證實了「天欲其亡,必令其狂」這句話。

洪魔是由先驅者的屍體重新構成的,但先驅者對於洪魔還是擁有足夠控制力的,而他們退去的真正原因是因為先驅給予人類關於「衣缽」的測試。

「衣缽」這個名詞起源於先驅一族對於自身以及對待宇宙間萬物的態度所形成的哲學奧義。

先驅作為「超感知」類生物,他們早已脫離有機肉體形態的束縛,被描述為「擁有廣域知識、眾多形態、海量聲音和單一目標的懷夢者和行動家」。

根據他們的理論,儘管其中的有機生命形態大不相同,宇宙本身就是一個鮮活的整體。先驅的信條即是「所有有機生命的演變都有助於這個龐大整體的進化」,而他們自身就在不斷踐行著自己的信念,無數次地改變自身形態。

先驅負責在銀河系播撒生命之種,創造星系之間多樣的物種組合,以培育他們自身的「新工具和新夥伴」。他們還創造了數百萬個星系,以長時間的觀察來判斷一個物種是否擁有繼承「衣缽」—生命捍衛者的擔當。

一開始,先行者一族才是他們最理想,同時最盡職盡責的的助手和副官。

但先行者很快就發展出了龐大的軍事力量——武侍者群體。並且在之後的行事中,也許是先行者扭曲了「衣缽」的本來概念,把這玩意當成了一個類似宇宙維和理念,並逐步向能夠成為銀河系的「大家長」而努力。

但問題在於,「大家長」理念可是完全和先驅關於希望銀河系各個智慧種族百花齊放,發展出獨特的文明特點的「啟迪」者理念相背道而馳了!

為此先驅一族準備把「衣缽」的理念傳達給另一個由他們啟迪過的種族「人類」—而失去衣缽繼承權的先行者種族會落到個什麼結果?

這沒法想象。

但中間竟然產生了一處戲劇性的變化:先行者種族竟然提前知道了他們失去了繼承權—這對他們而言是無法接受的。

他們決定先下手為強,剷除掉他們的造物主,他們的父親—先驅者種族。

結果就是,先驅者不知道因為什麼原因被成功趕出了銀河系......雖然對先行者而言,這也是一場損失慘重的慘勝。

但對於作為囚禁者的原基而言,先行者種族把他們謀殺,甚至趕出銀河系的行為毫無意義—因為既然他們可以扭轉生死同時變幻形態,那就算毀滅了先驅者此時的肉體,又能怎麼樣呢?

但先驅者對於攻擊毫不在乎並不代表可以原諒挑釁:被先行者激怒的他們憑藉自己強大的科技匯聚了至少12種未知生物(這其中也包括一名先驅),創造出了可怕的蟲族—洪魔,決定在銀河系釋放這種生物武器作為制裁手段,並主導一場重估生命發展方向的試煉。

是的,至少根據原基的說法,那次莫名其妙墜毀在人類偏遠星球的幾艘載有奇怪有機粉末的船並不是無意的。

先驅也想借此測試人類能否真正繼承「衣缽」,在與蟲族衝突之後為銀河系帶來繁榮,或者銀河系是否會屈服於蟲族,產生另一種高度一體化的和平。

反正結果不外乎只有2個:先驅的「衣缽」繼承者獲得成功,先驅的計劃在銀河系宣告完成;或者蟲族戰勝一切,先驅放棄銀河系,將銀河系的未來交給蟲族。

而測試結果是:人類透過了先驅者的測試,獲得了繼承「衣缽」的資格——而這也給後面一系列悲劇揭開了最後一道薄紗。

獲得了先驅者認可的人類很快就欣喜若狂地忘卻了前者搞出來的洪魔災害,接收了大量先驅者科技的研究援助並直接開始以先驅者的「唯一」繼承人自居。從這裡就能看出來,恩仇大將軍甚至整個人類文明完全失去了天

性中「柔」的一面,全往「剛」一面發展了。

當年為了不與先行者針尖對麥芒而採取閉居偏遠星球的謹慎全都喪失殆盡,只留下了虛榮和傲慢。

本來在不遠的過去.....指的是幾千年前,人類為了幹掉洪魔還不經指示地轟炸了幾個先行者種族的星球。

而現在意識到作為「自稱」先驅繼承人的古人類科技水平即將急速發展以及他們不斷的挑釁給先行者帶來了強烈的危機意識,先行者終於無法忍受,新仇舊帳一起算率先發動了戰爭。

結果別看人類和聖西姆人的聯盟聲勢浩大,但人類自身的底子本來就因為洪魔戰爭沒有完全恢復,得到的先驅者科技也並非能在短時間就大幅度的加以利用。

於是,在先行者軍團統帥宣教士的指揮下,母星地球,此時叫艾德·特瑞尼就在第一波攻擊下淪陷了。

但母星並不代表首都,人類馬上集結起全部力量守衛在聯盟首都查姆.哈克星球。他們使用先驅的科技和防衛要塞繼續抵抗強大的先行者星際艦隊,哪怕在聖西姆人軍團援助的路線被切斷後,人類還是繼續抵抗了五十多年直到今天......但也就僅此而已了。

隨著聖西姆人的母星淪陷,現在最大的問題是,查姆·哈克星球已經徹底孤立無援,防禦系統隨著越發絕望的人心浮動已經岌岌可危—也許下一場來自先行者的猛烈進攻就是查姆哈克星球的城破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