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堂課我們來了解航模相關的知識。”

監學樓大教室中,一位年輕的學宮教習站在臺前,有些緊張地翻開了備課資料。

他名為歐致遠,是理學博士蘇馮帶的學宮六年級學生。

蘇馮最近忙著研究往復活塞式發動機,開發進度已經到了緊要關頭,沒時間講課,就把快要畢業的歐致遠拉了過來,讓他作為教習,給學生上課。

說是上課,其實不會涉及太高深的內容——因為要讓其他國家那些沒有太強理學基礎的學子也能聽得懂。

刷拉。

李昂翻開課堂筆記,依舊正襟危坐——雖然航模就是他最先製造出來的,但蘇馮等人在修煉體系的幫助下,也迸發出了一些和異世界截然不同的思路創意,值得他去聽講。。

何況歐致遠在刊物所實習,之前也跟李昂認識。關係還可以。

見李昂一副認真模樣,坐在旁邊虞國學子們也收起了因上課老師不是蘇馮而產生的失望與怠慢,紛紛翻開課堂筆記,擺出聽講姿態。

臺上的歐致遠感激地朝李昂點了點頭,輕咳一聲,用念力控制粉筆飄到空中,在黑板上書寫起來。

“大家應該都知道,飛行航模是一年前最新的發明。這是一種能在空氣中飛行的人造儀器。

與飛劍不同的地方在於,飛劍的動力來源於修士所提供的靈力,

而航模的動力,則來源於符籙。符籙產生風力,令航模飛行。中間隔了一層。”

“誠然,由於動力來源不同的緣故,現階段的航模,無法像飛劍一樣,靈活移動,忽上忽下,指揮如臂。但也正因為動力來源不同,航模對操控者的要求更低。

即使是初入感氣境的修士,也能憑藉微弱念力,透過念絲,來隔空控制一臺中大型的金屬航模改變方向。這是飛劍無法做到的。”

“更重要的是,航模為我們揭示了許多種新的可能性——如果將航模不斷做大,是不是能夠載人,載貨?”

“是不是能夠讓人位於航模之中,直接透過繩索線纜,控制航模轉向?就像馬車車伕,透過韁繩來控制馬車一樣。”

“一國修士的數量是有限的,但普通人的數量卻要多得多的多。

如果放大版本的航模,或者說飛機, 能夠被普通人所操控, 用來載貨載物, 那將會比現如今的馬車運輸,要快無數倍。

甚至比飛劍運輸,更有效率。”

在聊到專業內容的時候, 歐致遠臉上立刻露出興奮神情,滔滔不絕道:“飛機能載著人與貨物, 跨越過險要的地形地勢, 一日千里。

這是任何修士都無法做到的。

並且, 這種可能性,在算學領域完全可行。”

他操控粉筆, 在黑板上寫下了數個字詞。

升力,壓強,速度, 密度, 面積, 升力係數。

“升力, 顧名思義,就是託舉上升的力。在理學範圍內, 我們將空氣和水,都看做是流體。在氣流、水流中,流速越快, 流體產生的壓強就越小...”

“壓強大的一方,會對壓強小的一方產生推力...航模飛行和船舶航行都是基於這個原理, ”

“為什麼有的航模能飛起來,而有的航模就飛不起來?這就要關係到名為升力係數的概念。我們用升力係數, 來衡量一個一個航模所擁有的飛行表現。它的計算公式為“升力係數等於升力,除以(速度乘以速度自己, 乘以機翼面積乘以空氣密度乘以二分之一)。”

“升力係數越大,則航模外形在理論上就越完美...”

歐致遠在臺上侃侃而談,一開始臺下的學生們還能勉強聽得懂,但當他引入算學,使用大量數學公式時,下面的學子就逐漸麻木了。

特別是某些外國學子。

至於李昂,他再次為蘇馮等人的聰明才智所驚歎——他們在只聽了自己略微提點幾句的情況下, 自行搗鼓出了風洞,

用符籙的方式,產生並控制氣流。將航模放置於風洞之中,進行模擬, 以念力

觀測氣流,得出大量資料,

反過來補全了流體力學、空氣動力學。

這也正是李昂一直希望看到的事情——用邏輯理性的數學,來代替傳統修行中,模糊的、感性的、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經驗主義部分。

經驗是極為個人的,寫在書上就會失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