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麼,”

李嗣聞言遺憾地搖了搖頭,“我還盼望著有架能抵禦天地罡風的載人航模,透過罡風層,看清天上的事物呢。”

“也許百餘年後可能會有吧。”

李昂微笑道,心中思緒萬千。

蘇馮他們正在開發的那臺航模,最珍貴的其實並不是所使用的珍貴金屬材料與符籙,而是那臺看似原始的發動機本身。

假設一個從事體力勞動的農民、勞工,每天工作十小時,他依靠臂力所能做的功率,平均只有十五分之一匹馬力,

因此一匹馬力的發動機,就能夠代替約十五個人的勞動。

一百馬力,便是一千五百人。

一旦發動機解決了能源、耗材等問題,正式投入生產勞動,勢必將造成前所未有的衝擊與革新。

紡織、礦業、冶金、交通運輸...

那會是一場轟轟烈烈的工業變革,男耕女織的小農經濟在工業的力量面前,不堪一擊。

李昂回過神來,不留痕跡地用視線掃過李嗣的面龐。

經歷過常襄郡王之子李申斌一案,他對於李虞皇室,以及那位被稱為明君聖主的虞帝,心底已經不再抱有信任。

在異界記憶的大部分文藝作品中,皇帝總是被塑造成英明,或者至少是被奸臣矇蔽的形象。似乎只要解決了奸臣,對皇帝痛陳利弊,問題就總是能得到解決。

很大程度上,這並非文藝作品創作者機械降神式的偷懶,而是在那個環境背景下,皇帝便是世俗權力的源泉。奸臣犯錯尚可誅殺,若帝王走上歧途,則完全沒有簡潔明瞭的解決辦法。

虞帝,既然能因為古老的八議規定,高抬一手,放過李申斌,

那麼當他意識到發動機與工業革新可能造成的、對皇權而言的“恐怖”影響的時候,

又會不會出手阻攔?

如果他與朝廷決心約束、阻礙工業發展的時候,學宮又是否會像李昂預想的那樣,站在朝廷的對立面?

李昂對此沒有百分之百的信心。

科學技術並非萬能,它需要社會制度的滋養哺育,需要世俗權力的保護與引導。

面對著虞國未來的統治者,李昂依舊保持著平靜笑容。

山長之位...麼?

和李嗣與何司平的閒聊還算愉快,在確定虞國朝廷還有意識到發動機的價值之外,李昂還得到了一些小道訊息——太子的小道訊息,基本可以認定為是未經官方公佈的事實。

南周皇帝的身體狀況近期又有好轉,過年的時候還臥病在床,不停喝藥,現在已經能離開床榻,處理政務,甚至上朝會見群臣。面色看起來也與常人無異。

因此,原本接受了求藥職責的南周使團,這次來長安也沒有提聘請虞國醫師、回南周替皇帝治病的事情。

而是執行正常的使團職責,比如問候虞帝身體健康、送上國禮之類。另外還送了幾名最優秀的南周弟子到學宮,交換就讀。

至於另一件事情,則更加重大。

昊天道門的掌教出山了。

如果說南周皇帝的病情,牽動著虞國南面邊境的安危。那麼昊天教的訊息,則關聯到天下萬國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