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昂無奈搖頭,說道:“貧血之症,既是病症,又是表象。

根本原因,在於腸胃。”

“腸胃?”

此言一出,不僅燕鱗驚詫不已,燕雲蕩和邱儆也皺起了眉頭。

“沒錯。”

李昂點了點頭,話鋒一轉道:“剛才我從後院走過來的時候,看到院中養了四籠鴿子?”

鴿子?

燕鱗等人更加疑惑,完全跟不上李昂的思路。

鴿子和腸胃有什麼關係?

難道要把鴿子燉湯喝嗎?

燕鱗點頭道:“嗯,那些鴿子是我兒子按照學宮刊物上有關飛鴿傳書的論文,養著玩的。”

“我小時候也喜歡養鴿子。”

李昂說道:“不過因為家裡沒什麼錢,養的規模不如國公府,只養了十隻。

十隻鴿子當中,五隻羽翼豐滿,性格溫順,

五隻脾氣暴躁,經常啄人。”

燕鱗等人眉頭緊鎖,不知道李昂講這一節的原因是什麼。

單純為了說明五隻不行?

李昂自顧自地繼續說道:“我喜歡那五隻性格溫順的,就天天餵給它們精磨過後,去掉了糠皮和糊粉層的精米,

討厭那五隻脾氣暴躁的,就餵給他們便宜的糙米。

但時間一久,那五隻性格溫順、天天**米的鴿子卻變得萎靡不振,

而吃糙米的鴿子,卻強健如初。”

“控制變數法?”

一旁的邱儆眼前一亮,自從那天在酒樓上聽了李昂的這個新奇說法之後,他就感覺許多事情豁然開朗。

兩個對照組,只有一個條件不同,其餘初試條件全部相同,

若對照組最後結果不同,那麼最初的那個不同條件,就是造成差異的決定因素。

“沒錯,當時我就想弄清楚,兩組鴿子為什麼會呈現不同結果。”

李昂說道:“我將五隻溫順鴿子分開,三隻依舊喂**米,另外兩隻改餵食糙米,

五隻脾氣暴躁鴿子,三隻依舊餵食糙米,另外兩隻改喂**米。

時間流逝,我發現不管脾氣暴躁還是溫和,只要是只食用精米的鴿子,都出現了萎靡不振的病態。

而所有生病的鴿子,只要重新開始食用糙米,就能從生病中恢復。

由此我確定,糙米之中含有某種特異物質,當長期缺乏這種物質時,鴿子就會生病。”

這就是波蘭生物化學家卡西米爾·馮克在1911年進行的實驗,他給自己定義的特異物質起了個名字——維他命

或者說,維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