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在美股上市,不過冬海集團本身就是新加坡的網際網路企業,而且是家明星企業,所以晨星私募對它的關注度自然比較高。

不過接下來提到的這家公司名叫Enphase Energy,是家米國新能源公司,前幾年就上市了。

“這家公司你有沒有關注過?”楊一斌問道。

羅歡點頭道:

“畢竟是比較火的新能源行業的上市企業,雖然關注的少,但多少還是知道。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這家公司的募資規模很小,上市應該是12年底,好像股價也沒怎麼漲吧。”

羅歡畢竟從業多年,經驗豐富,哪怕不是他重點關注的領域,他也能說出一二來。

楊一斌點點頭道:

“確實是,一點都沒說錯,你們去研究一下,看有沒有投資潛力。”

羅歡笑道:

“董事長是不是看好這家公司?”

這一點不用諱言,當然楊一斌覺得能集思廣益最好:

“我是有些看好,你們研究一下看看情況。”

羅歡答應著出去了,通知下去之後,很快整個公司都忙碌起來。

楊一斌又跑到樓上,讓股權投資部的人研判他進軍曰本、韓國和泰國娛樂業的突破口。

以資本置換娛樂公司股權的方式,是一種比較有力的做法,這樣能夠規避很多麻煩,而且能夠對相應公司的娛樂業產生一定的影響。

沒錯,他在日泰都有文娛相關的公司,在韓國也有一定的利害關係,此刻晨星私募進軍它們是一步相互配合的好棋。

全公司運轉起來之後,資料源源不斷地被蒐集起來,效率很高。

第二天上午,楊一斌在會議室主持了證券投資研討會。

分析師透過研判冬海集團股票的情況,認為這家公司從長期價值投資的角度看是有較大潛力的,不過問題還是在於它長期處於虧損狀態。

眾人討論的熱火朝天,楊一斌端坐在主席臺位置也不開口,只是看著手裡的材料。

這材料上說的很明白,這家公司的老總來自華國津門,他的冬海集團模式其實是照搬的華國。

楊一斌看了看,確定它的經營模式,是抄了中國的騰訊+阿里,還有點拼多多的意思在裡面,三大主營業務:遊戲+電商Shopee(包括極兔快遞)+電子支付Airpay,華國人一看就覺得眼熟,學的這就是個大雜燴嘛。

遊戲是他家的制勝法寶,最開始其實就是代理騰訊公司在東南亞的遊戲而起來的。

後面的電商、快遞、電子支付,都是學習的阿里和拼多多。

最明顯的就是,這家公司有騰訊和阿里的投資在裡面。

之所以現在股價上不去,原因還是在於需要花錢的地方太多,造成持續虧損。

這隻股票以15美元一股在美國發行,從上市以來每季度都是大額虧損,股票長時間處於破發狀態,一年多了還是很疲軟,現在的價格是18美元一股。

估計一季度財報出來後,如果預期虧損能收窄,那麼後續股票就會很堅挺。

原因就是在於,它的成功模式在華國已經有先例了。

現在的問題就在於判斷它究竟是否能成功上。

眾人的爭論焦點就在於,它是會變成騰訊、阿里那樣稱霸一方的網際網路大廠,還是會轟轟烈烈的倒下。

……

爭論很激烈,彼此相悖的觀點很難調和,楊一斌默不作聲地出去抽菸。

他不打算居中干預,看團隊能不能達成一致看法。

一個姓黃,名叫黃坤的操盤手也是個老煙槍,也跑出來湊到一起抽菸,陸續又有幾個老煙槍也出來抽菸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