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是一家壽司店,平時很難有訂座,不過楊一斌用金錢開道,最終搞到了一間小包間。

這家店的店面不大,不過從食物的材料到餐具,甚至店內的裝飾用料,絕大部分都是從曰本採購的。

比如堂內的壽司臺就是用曰本昂貴的扁竹製作而成,價值達到6萬美元。

大門是用具有2000年曆史的曰本松雪木。

不知道真假,反正服務員是這麼說的。

這麼做有必要嗎?

有,至少看起來很日式。

為了營造完美的飲食文化,需要正宗的食物和地道的風情共同詮釋。

當然,話又說回來了,這麼做主要目的是為了看起來貴,吃起來更貴。

要不怎麼好意思收費這麼貴。

眾人走進包廂坐下後,便發現這裡沒有選單。

恩,不是因為他們是插座所以沒選單,是因為這家本來就沒有選單。

不過由於他們是插座,所以只能跟著別的客人吃。

因為他們每日準備當日供應的新鮮食材,沒有其他準備。

前菜有5道,壽司有17道,最後是甜點。

前菜裡面,第一道是魚子醬配松葉蟹肉,第二道是醃製的鱈魚肉,上面撒了一層的黃姜粉。

第三道菜是微炙的和牛肉搭配著白松露片來吃,第四道菜是海膽煎蛋,同樣搭配白松露來吃,第五道菜是炙龍蝦肉,撒了些白胡椒粉。

壽司都是小小一塊,不過做的很精緻。

這玩意的確適合曰本人,兩名機組人員明明長得塊頭很大,感覺笨手笨腳地用筷子吃小小的壽司,吃完之後還要豎起大拇指,表示好吃。

似乎get到了高品位的人生體驗一般。

真有一種違和感。

酒的話,他們選了一款名叫花朝月夕的清酒。

這種清酒度數很低,並不醉人,喝點感覺還不錯。

等吃完付款,看看賬單,兩名機組人員都沉默了。

4個人消費了4800美元,平均一人1200塊。

賬單自然是楊一斌付的,但這倆白人的感覺是在這裡吃東西很貴,可感覺就是跟沒吃一個樣。

等走出餐廳,勒維回頭看了一眼,嘆了一口氣:

“我果然就不是當上流人士的料,即使哪天真錢包鼓了,我也是更習慣在肯德基啃漢堡包。”

“這可是全紐約最貴的餐廳了,我覺得很精緻,味道也很好,”克拉克大笑著補充道,“唯一的問題就是不適合我,吃不飽。”

楊一斌笑道:

“早知道這樣咱們就去吃美式高階餐廳了。”

他倆都擺手,表示只要是高階餐廳,他倆就不適合。

好吧,這倆給人的感覺就不像是米國上層人士,他們走在路上買了個披薩回去加餐。

當晚仍然是在四季酒店休息了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