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考察狄士美莊園酒莊(第2/2頁)
章節報錯
谷丹尼斯跟他簡單介紹了這家酒莊的來源。
它在17世紀時屬於波爾多大酒商皮埃爾·魯臣所有,順便說一句,魯臣世家酒莊也是他的產業之一。
魯臣的女兒呂貝爾出嫁時,這塊土地便被她作為嫁妝帶走,後來莊園便以她的丈夫吉恩·狄士美的姓來命名。
20世紀初,它曾是著名作曲家門德爾松的侄子的產業,後來幾經輾轉賣給了勒頓家族,由丹尼斯本人掌管。
他所在的勒頓家族一共掌管了20多個酒莊,而丹尼斯本人已經對經營酒莊沒有了興趣,又急需大筆資金,所以打算出售。
……
簡單地和他聊了幾句,楊一斌便去葡萄園參觀。
當然,具體的考察和評估工作由請來的專家去做,楊一斌全程由丹尼斯陪著,檢視葡萄園的大概狀況就可以。
莊園的30公頃葡萄園,相當於450畝土地,面積不小,丹尼斯抓了一把種植園的土壤給他看,解釋說:
“這裡的土壤以第四紀礫石土壤為主,略有些貧瘠,但正是因此反而造就了它產出葡萄的獨特風味……”
“先生,這座葡萄園位於大西洋和吉倫特河口之間,具有溼潤、小氣候多變的特點,它同樣影響所產葡萄的口感,總的來看,它的這種影響有利的,利於葡萄積累充足的糖分,因此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在這裡長勢很好……”
“目前,園內種有70%的赤霞珠、29%的梅洛(Merlot)和1%的味而多(Petit Verdot),每株葡萄的平均年齡是25歲……”
“我們在種植過程中,採用可持續發展與環境友好型種植方式,嚴格控制殺蟲劑等化學物質的使用。今年初還獲得了法國農業部授予的高環境價值認證……”
楊一斌一邊聽他說,一邊檢視葡萄藤的狀況,總的來看之前的運營團隊把葡萄園打理的不錯。
隨後他們又去看了發酵室與儲藏室,丹尼斯引以為傲的是他斥資修建的不鏽鋼罐發酵裝置,便於大規模對成熟葡萄進行加工。
而發酵室中最早的是建於19世紀末的梅多克發酵室,建築很有特點,屋頂像倒置的船身。
另一個發酵室比較小,是專門對老藤葡萄進行釀造,只使用老橡木桶進行發酵的發酵室,這裡產出的葡萄酒價格比較高。
比較年輕的葡萄藤產的葡萄會使用不鏽鋼罐進行發酵,主要用於副牌酒的製造。
具體的造酒過程比較複雜,大體來說要經過採摘,擠壓,發酵,密封熟化,而最終裝瓶大概在採收20個月後進行。
這家酒莊主要產四種紅酒,包括正牌酒狄士美莊園紅葡萄酒;以及三種副牌酒:上梅多克乾紅葡萄酒,副牌乾紅葡萄酒和粉紅葡萄酒。
楊一斌把每種酒都品鑑了一下,乾紅的喝著還行,正牌酒和粉紅葡萄酒他比較喜愛。
他判斷了一下,大概就是這酒無論從品質到味道都還不錯,比不了波爾多一級莊和二級莊的代表產品,但比普通酒莊的產品好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