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北島旅行(第1/2頁)
章節報錯
北島的夜空,由於沒有汙染,可說是一碧如洗,漫天淺藍色的星辰給人一種遙遠的距離感,卻又能洗滌靈魂,讓人變得純粹。
他倆躺在南瓜別墅外的草地上,好好討論了一會人生的意義——
“老公,我覺得人活著的意義在於追求幸福,但與此同時又不能忘記活著也是為了自我價值的實現,比如在某一方面證明自我。”
“說的對,古希臘的伊壁鳩魯主義者就認為人其實本質上就是在追求快樂,想想也是如此,活著是一種狀態,人學會了讓自己短暫承受痛苦,以期在將來獲得更長久的快樂。”
“哇,你繼續說。”
“恩,所以西方近現代的倫理學中,有一派就是強調要以幸福的多寡、幸福的程度來判斷做某件事情是好還是壞。……而華國的古代思想家則認為,人生來並不是為了追求幸福而存在。”
“那是為什麼而活呢?”
“我對古代思想不是很瞭解,但在我看來,華國思想家似乎認為人應該放棄個人幸福,而去追求達成更大的道義,並在此過程中實現自己的價值。”
金智秀都已經是星星眼了:
“老公懂得好多,你這麼一說的話,我感覺華國古人才是真偉大,他們不在乎自己的享受與否……。”
“恩,他們是在超越自身的侷限,有一種無畏的探索與自我犧牲的精神在裡面,不過我們都是普通人,還是要好好享受生活的樂趣。”
“嘻,我就知道我喜歡你不是沒有理由的,懂的太多了。”金智秀轉過身來抱住他的胳膊,笑的很開心。
這就是恭維了,楊一斌覺得不敢接受。
……
第二天上午,他們去參觀了這座螢火蟲洞,洞中以鐘乳石、石筍引人注目,跟華國桂林地區的石灰溶洞很相似。
不過這座溶洞有大量的螢火蟲,是一個獨特的景觀。
尤其是當兩人乘坐小舟慢慢駛入溶洞,溶洞的石壁上有成千上萬只螢火蟲在閃閃發光,熒綠色的光芒如同繁星點點,照亮前路,給人一種如夢似幻的感覺。
不愧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真是漂亮。
他們兩人都被這一奇特的美景所吸引了,能充分感受到這種自然之美。
對此,楊一斌做了總結:
“咱倆缺乏藝術細胞,對藝術美的感覺未必靈敏,但對自然之美卻很敏感,所以咱倆更像是自然之子。”
“我百分之百的贊同你。”金智秀點頭附和道。
之後他們又驅車去了羅託魯阿,沿途所見皆是在遠處起伏的深藍山脈,與近處淺綠的草甸,深綠的森林,以及青藍的湖水,漂亮的如同在畫中一般。
偶爾能在地平線的盡頭處看到一頂漂亮的農舍,往往有紅色的屋頂和白色的牆壁,掩映在樹叢中,彷彿與自然融為一體了。
作為生在東亞文明圈中的兩人,還真是很少見到人這般少的美麗地方。
開車大半天,他們甚至只遇到了幾輛行駛在公路上的車,以及一兩個行人。
可以說,在這半與世隔絕的地方,感覺真是風景秀美,與大自然很親近,他們的內在似乎都快樂了很多。
楊一斌問金智秀:
“寶貝,想不想要一個這樣的農場,處在一個與世隔絕的地方,生活在美麗的大自然中。”
金智秀開心地暢想了一番在這裡的生活:遠處的青山、潺潺的溪水、漂亮的小木屋、牧場、草甸、菜園、牛羊、樹蔭下的木桌,寵物狗,男女主人,還有孩子。
末了才很遺憾地說道:
“老公,我怕受不了這種孤單,你看周圍很遠距離內都沒有其他人家,我怕在這裡呆抑鬱了。”
楊一斌大笑:
“哈哈,總結一句話就是好山好水好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