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金色的飛翼天使是真漂亮,金燦燦的,光閃閃的,楊一斌把它發到群裡就受到了大家的喜愛。

“我突然覺得得金獎不是壞事,最起碼金盃顏值高啊。”

“對,而且我覺得銀獎也很漂亮,所以,楊總能不能下次多拿點金獎和銀獎。”

“樓上閉上烏鴉嘴吧,萬一你的嘴被開過光,以後再拿不著大獎怎麼辦?”

“確實,閉上你的嘴,不過這獎盃確實好看。”

“我們可以將金獎獎盃單獨放一個小陳列櫃,不要跟大獎獎盃放在一起,遠遠看上去就覺得很顯眼,對吧?”

“附議,這種很少拿到的獎盃,的確要小心地收好。”

“楊總請再接再厲,下次拿大獎的時候,記得再順帶拿個銅獎,那玩意咱到現在都還沒有。”

聽聽,這說的是人話嗎?

好像銅獎是你想拿就能拿的一樣?

你以為跟拿大獎一樣容易啊?

楊一斌回覆:

“我有壓力了,感覺不一定能完成啊。”

這時候公司創意總監戴帆插了句話:

“以我之見,這任務交給我才算合理,屬於我踮起腳努力跳一跳就能摸到那種,交給楊總屬實超出了他的能力範圍。”

底下一群人的留言全是:“哈哈哈哈哈……”

……

&neba網站上,楊一斌的粉絲俱樂部。

此刻還是很熱鬧——

“聽說了嗎?楊桑的最新廣告,這兩日又拿到了一座全場大獎,和一座金獎,屬實厲害。”

“我覺得可稱楊桑為亞洲人的驕傲,在廣告這個領域,應該沒有哪個人敢說一定比他強吧。”

“不不不,廣告領域的能人和天才還是很多,我覺得最好再限定一下,應該說是年輕一代裡面,楊桑大概是最強之一了吧。”

“是的,不謙虛的說,是年輕一代目,謙虛一點說,是最強之一。”

“可我覺得楊桑在影視領域也挺強的,雖然我只看了他拍的一部電影,但感覺拍的很溫暖,也很有趣。”

“我昨天也在奈飛上看了,完全沒想到楊桑這麼厲害,拍電影講故事的能力不比作廣告差。”

新垣結衣也頂著個誰也不知道的網名發表自己的看法:

“電影很好看,天呢,感覺像一個夢中的愛情故事。不過現在想想,楊桑在廣告中都那麼擅長講故事,在電影中自然也是如此,優秀的人真是可以很優秀的。”

“說的對,但我覺得在電影這個領域,楊桑還只能算一般優秀,不說那些偉大的導演,就是我國新近很火的導演是枝裕和先生,楊桑即使努力很久也未必追得上。”

是枝裕和是一位擅長拍攝家庭題材的曰本著名文藝片導演,憑藉《小偷家族》獲得過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

拿楊一斌一個玩票的,跟是枝裕和比,是真有點抬舉他了。

新垣結衣顯然對這麼比不滿意:

“是枝裕和導演我也挺喜歡,但我覺得這麼比是不公平的,楊桑的主業是廣告,他只是偶爾才拍一部電影,把他和專業領域的大導演相比,自然比不過。而且我覺得楊桑的電影更接近商業片,拿文藝片比商業片,這麼比也不合理。”

不過很快就有別人也加入進來,對新垣結衣的話提出質疑:

“實際上,楊桑可從來沒說過自己是廣告人,當然這無疑是他從事的重要領域之一。但據說他的大量財富來自證券交易,所以,他很可能是一名非常成功的證券從業者,之後才涉足廣告業,影視業,模特業這些。”

新垣結衣極力維護楊一斌:

“……不管怎麼說,楊桑拍的電影,我覺得一是好看,二是又很輕鬆的,不涉及沉重的話題,單純讓人覺得快樂。”

“贊同你說的話,拿是枝裕和和楊桑相比的確是不合適的,真要比,那就比誰有錢吧,在這方面是枝裕和大概是不敢應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