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一斌一邊拉著他的手搖動,一邊略有些哭笑不得地說道:

“oh,那我就更難拒絕您了。”

周圍的演員多少都有點吃驚了。

親自上手調.教演員的導演不是沒有,但是把表演效果呈現出來的卻不多。

病人這次的表演也很精彩,楊一斌挺滿意,隨後吩咐劇組:

“不錯,保持剛才的狀態,這樣吧,病人說這第一句臺詞時對著他臉部用一個特寫鏡頭來拍。”

楊一斌安排完,nara也看的很清楚,意識到剛才自己的表演最大的問題是不夠自然,不夠真實。

楊一斌走過來問道:

“剛才看清楚了嗎?表演的生活化才能給人真實感,記得你不是扮演,你就是這樣生活的。”

nara點頭,她明白該怎麼演了。

楊一斌又看了一遍重放,總感覺畫質不如原版那麼自然,他便問幾位副導演如何能達到那種效果:

“這個鏡頭,我想要要一種看起來很自然,不幽暗,但也不過度曝光……,恩,我想要的是一種暖色調,而且更乾淨的畫面。”

導演對這場景是有畫面感的,幾位副導演明顯有這種感覺,他們討論了幾句,一致認為想達到那種效果,要調整打光板,還需要將拍攝用的uv鏡換成pl鏡。

導演一聲令下,攝影組立刻做除錯。

再次拍出來的這一分鏡頭,果然不僅nara的演技變得比較自然,而且畫面質感有很大提升。

幾位副導演看過新的分鏡影片片段後,多少都有點被震驚到了,他們面面相覷,心中有點犯嘀咕,一個新手導演是怎麼知道要什麼樣的效果的?自己這種拍過幾部片的老鳥好像也沒有這麼會調.教劇組。

百思不得其解。

“這條不錯!過了,”導演笑著說,“準備下一條!”。

隨口一句鼓勵,nara便笑的很開心,她生怕自己拖了劇組的後腿。

全程一直沒有說話的杜毅,這時也走過來誇獎她。

恩,看樣子在這部戲裡面,這個模式要繼續了:楊一斌負責扮演白臉,對nara提出高要求,而杜毅則負責扮演紅臉,以支援、鼓勵、默默陪伴為主。

這麼繼續下去,nara肯定會對杜毅好感度爆棚,楊一斌自己琢磨,這算不算是犧牲了自己,成全了杜毅?

那要讓他請客才行啊。

當然他只是瞎捉摸了幾秒鐘,隨後便安排拍攝下一場。

拍攝繼續進行,一個下午的拍攝之後,在場的人都意識到——

這位導演確實跟別人不太一樣,他並不喜歡演員自行發揮,重要的戲份,他會先給演員做講解,告訴他該怎麼去演,要達到的效果是什麼。

如果演員不懂,他還會親自上陣去示範一遍,要求演員對標去演,很少鼓勵演員發揮。

這對演員未必是好事,有不少演技出色的演員,並不太喜歡這種模式,因為表演中的靈感和創造性的地方多少被壓制住了。

不過也有演員喜歡,至少nara就很感激他,因為在聽他說戲和示範表演的過程中,她自感受益匪淺,表現出來就是她的演技在成長。

不僅對演員,他對劇組的要求也同樣很明確,而且永遠是效果導向的——

導演會說,這場戲我要在光線、畫面、化妝等方面要什麼樣的效果,你們各部門自己想辦法去解決,去達到。

按照導演的要求來做,大家發現拍攝出來的效果確實精彩。

有點讓人吃驚,雖然導演還是個新人,但給人的感覺是,他至少是有水平的,每次提出要求和修改意見都是有的放矢,拍出來的效果也好,並不是在那裡瞎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