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儘快商討一下,給咱們公司員工發福利的事情,不管外界怎麼亂,公司內部不能亂,這筆福利以及公關費用,我稍後會注入到公司賬戶上,先不動用公司流水。”

討論後,公司會以發福利的名義,給每位員工發5000元,給公司管理層發1萬元。

楊一斌讓財務去辦,而且要求必須以現金的形式發給每個人。

拿著一沓毛爺爺,那種重量感和踏實感,以及由此帶來的安全感,跟賬戶上的數字比強太多了。

這件事一做,果然整個公司的員工精神都為之一振,再也不是之前的人心惶惶,隊伍要散了的模樣。

集體的凝聚力起來了。

攘外必先安內是有道理的。

張瑜獨自進了楊一斌辦公室,他了解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在公司楊一斌有事情一般也會和他商量。

“楊總,咱們現在這種情況,要不要跟麼瑤說?”

楊一斌製作的廣告幾天前被告知透過了戛納創意節的初評,他隨後就安排了麼瑤帶隊去戛納參加創意節開幕式,看看有沒有機會拿到獎項。

她的英語好,而且對西方社會熟悉,由她帶隊最合適。

她到了那兒之後要公關,要推介,要與眾多同行交流經驗,拉關係,每天都很忙。

這兩天網上發生的事情,估計也不知道。

楊一斌琢磨了一下:

“還沒到那種時候,她也太忙了,後面真撐不住了再說。”

張瑜點頭示意明白了,隨後便退出了辦公室。

……

戛納裡維埃拉,

當地時間早上6點,北京時間中午12點。

麼瑤迷迷糊糊地從床上爬起來,拉開窗簾讓早晨的陽光照射進來。

已經來這裡三天了,她的生物鐘才勉強調好了一點。

洗漱完畢,跟同行的同事一起到酒店的餐廳吃早餐。

一個煎蛋、一份抄火腿,一塊麵包,外加一分牛奶,這種吃法讓她想起來自己當初在美國求學時的生活。

那時候課業壓力大,任務重,早餐顧不上好好吃,總是火腿+麵包+牛奶了事。

吃完了早飯,他們便匆匆從酒店出發,去趕8點鐘的一場會,這是由美國知名廣告公司李奧貝納的創意總監召開的創意交流研討會,出席此次會議的都是一些廣告、策劃領域的大咖,據說此次評獎委員會的主席之一也會參加。

這是一個不能錯過的會議。

他們住的地方到研討會的所在地有點遠,幸虧酒店的包車還算比較給力,總算在還差七八分鐘的時候趕到了。

麼瑤等人下了車之後,匆匆往會場進,走著走著,麼瑤突然注意到會場邊的書報亭中剛送到了最新一期的一份期刊雜誌。

它的名字叫adweek,翻譯成中文,名字是《全球廣告週刊雜誌》,簡稱《廣告週刊》,這家雜誌由美國尼爾森公司出版,是廣告領域的權威週刊。

如果僅是這樣,那還不會太吸引她的目光,但最新一期的adweek按照歷年慣例,會列一份戛納創意節熱門作品的預測榜單。

這個榜單是由美國最優秀的創意人之一的Mark Tutssel選出來的,正常情況下命中率並不低,歷來比較權威。

“你們稍等,我去買份雜誌。”麼瑤叫住了身邊人,隨後拉著裙襬三步並兩步跑過去買了一份雜誌回來。

她和同事匆匆進了會場,隨便找個空位坐下,然後迫不及待開啟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