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可想,望眼欲穿也沒有用,他只好開車返回滬上。

雖然天色已晚,不過兩地不算遠,走高速也挺方便。

晚上九點多的時候,楊一斌便回到了財富海景家中。

這幾天外出辛苦,身心俱疲,他簡單洗漱一下,隨後便休息了。

第二天上午九點多,他將牧馬人還給車行,並跟他們結算了費用,很便宜,才1000塊左右。

之後便打車去公司。

辦公室已經裝修好,楊一斌敞開窗戶跑跑氣,隨後拿出紙筆開始把那則廣告寫下來。

三分多鐘的廣告,從切入,到鏡頭轉換,再到最後的淡出,處理起來並不複雜,他把故事本身寫下來,隨後又把文案補上,用了一個小時左右就搞定了。

寫完後正檢查補充的時候,麼瑤敲門走了進來。

楊一斌感覺整個故事完備了,便在標題處寫了《父愛》兩字,便把筆一扔,笑道:

“你來了,請坐,是不是想拍的廣告有思路了?”

麼瑤點頭,說道:

“最近想了幾個創意,不過正在艱難抉擇中,想聽聽您的意見。”

“你說我聽,不過我的意見不重要。”楊一斌不覺得自己水平有多高。

“重要,我現在困難在兩個創意上。第一個是以家庭的英文‘family’做文章,用其中的f代表父親,用m代表母親,用i代表我,然後講述家庭成長與親情的主題,做成動畫形式。”

“恩,感覺很不錯的樣子。”

“第二則公益廣告的創意是,一個男孩在家鍛鍊,拼命吃飯,時不時稱重,他身邊放著一張紙條,上寫‘體重至少45公斤’,他到點就睡覺,因為紙條上說‘至少6小時睡眠’,父母不在家,他打電話給爸爸,問‘媽媽能等到我45公斤的時候嗎?’電話那邊父親看著已經空了的血袋兩眼無神。”

“這個廣告的主題是鼓勵獻血,它能救很多人。”麼瑤補充道。

“這個故事也有創意,而且把懸念保留到了結尾,可能它的藝術效果更強。”

“楊總覺得哪一個更好?”麼瑤問。

楊一斌想了想,最終說道:

“我的感覺是第一個廣告偏於直白說理,相對不如第二個廣告的反轉能力強,但它的好處是比較主流,容易在廣告節上拿獎。”

“第二則廣告腦洞好,但問題在於國內的廣告永遠是說服式的居多,評獎委員們也習慣了這種廣告,還有一點是它不夠主流,感覺主題偏小一些,不容易在廣告節上拿獎。”

“我覺得還是第一個廣告更好些,也不需要實拍,做成平面動畫很方便,咱們公司技術組就能搞定,不過你自己拿主意。”

麼瑤點頭,等她離開後,楊一斌便找了根鉛筆,開始把他那則廣告素描出來,他不會寫分鏡頭指令碼,但不耽誤他把場景畫出來。

素描的本事,是小時候跟小舅學的,算是有點童子功,所以畫出來的成效還可以,至少能讓別人看懂。

反正場景也比較少,他將重要場景按照出現順序畫出來,做好標記,想要的畫面成效便很明晰了。

一直畫到下午,完成之後,他便把江子寒叫了進來。

“子寒,我搞了一個關於父愛的公益廣告,打算拍出來拿出參賽,你看看咱們自己能拍嗎?”

江子寒把故事和素描拿過來看了看:

“設計這麼完備了嗎?咱們自己搞劇組的話,那還缺導演和燈光師,其他的美工、攝影等等咱們都能自己解決。”

“恩,那你聯絡相熟的導演,問他接不接這活。”

“好,這個容易。演員找什麼樣的?”江子寒問道。

這個廣告裡主要出現了兩個形象,父親和女兒,女兒這個還好,不需要多少演技。

但父親的演員不好挑,看起來很平凡,甚至有點窩囊,扔在人堆裡都挑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