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這都是這些遊客親身體驗拍出來的影片,而看到這些影片的基本都是親朋好友之類的。

訊息這麼一傳,海洋遊樂園的口碑頓時爆棚,網上呼籲售票口售票的聲音也是越來越多。

沒辦法,網上售票口的工作人員只能通知上層了。

而何凡沒多久之後也得知了這個訊息。

不過他雖然高興,但也沒有打算馬上就開始售票。

要知道第一次售票已經銷售出了五萬張門票出去了。

想要再次出售門票,最起碼也得等那第一批五萬張門票消化了再說。

到了下午兩點,檢票口的人員對上層做出了彙報,截止目前為止,已經檢票三萬兩千餘張了。

何凡得知這一訊息後,這才通知讓售票口再次開通網上售票視窗,不過同樣也只能再次售票五萬張。

按照何凡的要求,工作人員立馬發出售票通告。

而這通告一經發出,立刻引起那些沒買到票的家長們哄搶。

這次都不用幾個小時,售票口發出通告還沒有一小時,這次的五萬張門票同樣售罄一空了。

不過儘管這次有五萬張門票,可依舊還是有不少人沒有搶到票,頓時讓不少人怨聲載道。

好在並沒有多少人指責海洋遊樂園,畢竟他們這麼限票也是為了照顧遊客們的旅遊,這些人也能理解。

當然,也免不了有一些網路噴子的存在,到處在網上唱反調,說限票的原因根本不是為了遊客,只是一種營銷手段而已。

畢竟這些人,就是靠著這種言語存活的,遇上什麼事不出來唱幾句反調都渾身不得勁。

不過對於這種人,何凡這邊可不會慣著他們,當即就讓公司的員工盯緊這些唱反調造謠的人,把這些人都一一記錄。

等記錄好之後,再讓公司哦律師給這些人一一發出律師函了。

一點律師費而已,何凡完全不在乎,完全可以陪著這些人玩到天荒地老,省得這些人天天沒事找事……

就這樣幾天時間悄然而過,隨著海洋遊樂園的火爆開幕,每天川流不息的遊客,這也讓周邊的一些小攤小販生意紅火起來。

尤其是何家村,因為位置距離海洋遊樂園最近,村裡的那些大排檔跟便利店可謂是天天被那些遊客擠爆了。

不說別的,現在何家村周邊的門店租金,一個門店已經從最低一個月租金兩千漲到一個月租金上萬了,越靠近村口的門店就越值錢。

而且這還是一店難求,何家村的人又不是傻子,知道自家店面如今就是個下蛋的金雞,這種情況自然是把門店留著自己經營了。

當然,在哪裡都免不了一些好吃懶做的傢伙。

自己不想動手經營,就把店鋪租出去了,每個月躺在家裡也能看著店鋪租金養活了。

而就在這時候,又有一個小道訊息傳出,有家地產商打算買下海洋遊樂園周邊的地皮,用來開發一處商業步行街。

這一訊息傳出,直接讓何家村眾多居民紛紛皺起了眉頭。

要知他們有如今的好生活,全都是靠著自家門店經營著。

如今的何家村不說全部,但基本百分之八十都回來村裡經營自家的門店了。

可要是等這個商業街一蓋起來,那他們這天然的門店優勢可都全沒了,到時候這些人流基本都會流失一大半了,那還有現在掙的多。

而且人流失一大半還是少說的,畢竟商業街的門店裝修肯定不是他們何家村這種自家門店能夠相比的。

那些遊客出來遊玩,自然想找一些環境好一點的位置逛街。

而何凡這邊,David也親自來找他說了這個訊息。

畢竟在David看來,與其商業街這塊肥肉讓別人佔據,那還不如何凡自己買下地皮經營,畢竟這片地區有如今的盛況,基本上都是何凡一手營造出來的。

更不提何凡在周邊已經建造好的兩片廠房區。

到時候等那兩片廠房區一經招人投入生產,那這片地段的人流量肯定也會隨之增高。

要知道那兩個廠房基本都是能招收好幾萬員工的大廠,這固定的人流量就能盤活整條商業街了。

對於David的這個提議,何凡沉吟了一會,頓時也就答應了下來,吩咐David去跟政府洽談這件事情,最好能把周邊空餘的地皮全都買下來。